股票学习网

股票入门基础知识和炒股入门知识 - - 股票学习网!

江淮城市群(江淮城市群在长三角城市群)

2023-06-10 01:39分类:股指期货 阅读:

从曾经的全省第一方阵,到如今的“蚌小八”,到底是什么原因?

作为著名的老工业基地,深厚的制造业基础,为什么没有形成产业地标?

拥有多个难得的政策机遇和独特优势,为什么没有转换成发展的胜势?

蚌埠在问,外界也在问:一向在人们心中颇具美誉度的蚌埠,到底怎么了?

蚌埠,坐不住了!

“主动拉高标杆,自觉加压奋进,用真抓实干体现知耻后勇,用埋头苦干实现奋力赶超。”2月8日,在蚌埠全市改作风优环境暨工业经济、“双招双引”和园区建设工作大会上,蚌埠市委主要领导的一番话,振聋发聩,催人奋进。

在“退无可退、背水一战”的关键当口,“知重负重、知责担责,打赢高质量发展的主动仗翻身仗”,已经成为蚌埠这座老工业城市全市上下的一致呼声和共同行动。

蚌埠在行动,全省在关注:蚌埠的差距在哪里?原因是什么?出路在哪里?

 

航拍蚌埠 (图源:新华网 李少仙)

 

差距在哪?

要搞清蚌埠到底怎么了,就要分析蚌埠究竟差在哪?换句话说,蚌埠为什么要知耻后勇?

首先是在经济总量的排位变化上。最近几年,蚌埠在城市排位赛上失位,被省内和周边城市不断赶超。

在安徽省内16个地市中,蚌埠曾辉煌一时。早在1990年,蚌埠经济体量排在安徽第5位、皖北第2位,此后被芜湖、马鞍山赶超,长期处在安徽第7位,被当地人戏称为“蚌小七”。

2021年,蚌埠经济总量又被宿州赶超。如今的“蚌小八”,在蚌埠人的心底烙下了深深的印迹。

在长三角城市群中,2020年,蚌埠的经济总量在长三角41个城市中位列第29位;2021年,再降一位到第30位,经济总量仅约为宁波的1/7、合肥的1/5,芜湖的1/2。

而且,蚌埠还面临“标兵跑远、追兵逼近”的局面。

同在淮河经济带上,千万人口大市阜阳近年来在人口红利和新型城镇化的优势释放下,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21年站上了3000亿元新台阶,迈入“大城市门槛”。

与同是淮河经济带中心城市的徐州、淮安相比,蚌埠的经济总量差距,已由2010年的2230亿、708.17亿扩大到2021年的6128.44亿、2561.33亿。2021年,徐州已突破8000亿,淮安突破了4500亿。

经济总量的差距,主要体现在工业上。

作为著名的老工业基地,蚌埠拥有深厚的制造业基础,曾最先开发出安徽省第一部黑白电视机、第一台洗衣机、第一台收音机。但由于传统产业升级缓慢,产业新赛道又没能快速形成,蚌埠至今没有形成地标性产业,更缺乏在国内具有相当影响力的龙头企业。

在2021安徽百强企业的地区分布中,合肥58家,芜湖8家,滁州4家,阜阳3家,而蚌埠没有一家企业上榜

具体到分榜单看。在营收百强榜上,合肥39家,芜湖14家,阜阳和滁州各有9家,蚌埠仅有3家。在制造业百强中,合肥、芜湖、滁州分别以29家、14家、11家位居前三名,阜阳5家,而蚌埠仅有1家。在民营企业百强中,合肥39家,芜湖14家,阜阳、滁州9家,蚌埠仅有3家。

与蚌埠相对应的是,徐州正奋力建设“工程机械之都”;淮安成为继深圳、东莞、昆山之后的第四大台资聚集地。

没有地标性产业,成为蚌埠工业起势的明显制约,加剧了产业结构的失衡和投资不足。2021年,蚌埠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20.4%,徐州为8.1%,淮安为5.2%。

与蚌埠市整体经济不强相对应,县域经济也是短板。蚌埠下辖的县域经济总量不大、占比偏低,三县GDP占全市比重45%。在安徽省县域经济排行榜上,蚌埠市没有一县进入全省县域经济十强。

同为皖北大市的阜阳,近年来在县域经济发展上涌现出多个亮点,特别是界首聚焦产业升级、“院士经济”、园区发展等方面,连续多年保持全省县域经济增速第一,创造出县域经济发展的“界首现象”。

曾经的辉煌与当下的落差形成强烈对比,“蚌埠,到底怎么了?”外界在问,蚌埠也在问。

原因在哪?

承认差距是缩小差距的前提,看到不足是弥补不足的基础。但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造成蚌埠经济数字上差距的原因是什么?

究其原因,首先是中心城市没有做大做强。

在安徽,蚌埠的地位犹如徐州在江苏的地位,从安徽省早期的“一线两点”到江淮城市群的谋划,再到淮河经济带规划,蚌埠始终都是作为区域中心城市来定位的,但蚌埠却没有起到类似徐州那样在苏北区域的带动作用。

这主要还是在于蚌埠中心城市的能级不够,导致蚌埠在承担皖北经济发动机的功能上显得“力不从心”,无法领袖群伦。

自身实力有限,进一步导致蚌埠形成不了都市圈。而且,蚌埠至今没有正式加入合肥、南京、徐州都市圈,造成蚌埠长期在区域格局上的一种“游离”,既不能辐射带动周边,又没有很好地接受其他大城市的辐射带动。

蚌埠城市能级不高,与蚌埠没有做强产业直接相关,突出表现在工业短板上。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蚌埠市二产增加值为673.6亿元,而合肥突破4000亿元,芜湖为2048.96亿元,阜阳也已突破千亿,达到1151.2亿元。同期徐州达到3376亿元,淮安是1889.21亿元。

特别是二产中的工业发展,蚌埠发展较慢。2020年,蚌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只有993户,而阜阳有1707户,几乎是蚌埠的两倍,宿州也有1027家。2021年,蚌埠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为-25.1%。

工业发展中,龙头企业是领头雁,但蚌埠的头部企业数量少,没有带动形成“龙头企业—企业集聚—产业集群—产业链基地”的发展格局。

过去三十年,蚌埠一直将工业作为立市之基、强市之本,但蚌埠积淀的产业基础优势,在转换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曲折。

蚌埠在产业选择和主导产业定位上,出现多次变化。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发展轻工业,打造纺织城;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几年又开始发展机电制造业,打造电子城;2010年后又发展硅基、生物基产业。”一位长期关注蚌埠产业发展的区域经济专家分析说。

由于种种原因,蚌埠纺织城与电子城都没有取得明显成效,硅基、生物基产业尽管前景很好,目前却没有形成产业集群,加之近年来大企业招商越来越难,仍处于产业生态的塑造进程中。

如今在蚌埠,全市除烟厂外,产值超50亿元以上企业还未实现“零”的突破。

进一步探究,尽管蚌埠有着让周边城市羡慕的产业上升机遇,却没能很好地抓住,赋能当地的产业转型。

早在1994年,蚌埠就成为国务院确定的首批18个企业“优化资本结构”试点城市之一,合肥是2年后才获得第二批试点。

在实践中,蚌埠没能像合肥那样紧紧抓住试点机遇,从体制机制上破解难题。而合肥恰是由改革集聚产业,成为全国最大的家电产业基地,进而带来新型显示产业集群,实现了“从一粒砂子到整机”的产业链条。

看似经济指标、工业集群、抢抓机遇上的差距,背后实则是工作作风上的差距,特别是思想观念上的差距。

城市发展,思想先进是最关键的先进,观念差距是最大的差距。这同样体现在开放度上,蚌埠优越的区位交通优势,没能助其成为淮河流域的“开放新高地”。

同处淮河岸边,与蚌埠地缘优势相近的淮安,积极抢抓外向型经济转移机遇,在长三角形成“南有昆山、北有淮安”的台资高地发展格局。

把脉问诊是为了更好地“开药方”,面对新的机遇,蚌埠该怎么办?

 

蚌埠市貌

 

出路在哪?

虽然有差距,但蚌埠的底子还在,优势还在,机遇还在,关键是要行动起来。

眼下,蚌埠干部都坐不住了,已经全面动起来,立即干起来了!

2月7日,虎年第一个工作日,在蚌埠市委常委会会议上,与会同志围绕贯彻落实安徽省委关于“一改两为五做到”的决策部署,让老工业城市焕发新生机再现新辉煌展开了热烈讨论。

“实现奋力赶超,必须真正破解制约蚌埠发展的问题和瓶颈。”“面对指标上的落后,我们不能怨天尤人,需要的是干在当下、面向未来。”

蚌埠如何找准并打开奋力赶超的突破口?

首先要放大坐标找定位。

从区域大格局上看,任何一个都市圈内,中心城市的“发动机”不可或缺,就像杭州之于杭州都市圈,南京之于南京都市圈、徐州之于徐州都市圈。

就皖北地区和淮河流域而言,尽管目前蚌埠的经济总量已被阜阳、宿州赶超,但蚌埠依然是有基础、有条件、有潜力成为皖北地区和淮河流域的中心城市。

这是蚌埠的城市定位,且早已写入安徽省、长三角城市群规划中,上升为国家战略。

 

《安徽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征求意见稿)》部分内容

 

蚌埠的发展,不仅关系一城一地的崛起,能否担当起责任,关系皖北振兴、淮河经济带战略的全局。可以说,让蚌埠焕发新活力、再现新辉煌,不仅蚌埠需要,皖北需要,安徽需要,淮河经济带也需要。

区域大格局的需要,呼唤蚌埠能有大作为。

蚌埠要有大作为,就必须做强产业,奋力将硅基生物基打造成国家级的产业地标。

特别是蚌埠要找准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的“卡点”,紧紧抓住与宁波市结对合作帮扶的重大机遇导入宁波重大项目、资本、先进理念等发展要素,激活老工业基地的新动能,进而深度融入长三角,嵌入全球产业链。

同在京沪线上的滁州,为什么这几年发展势头猛?

最不可忽视的就是滁州找到了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的“卡点”,主动对接大江北、融入南京都市圈,招引了一批重特大、高精尖的产业链项目,嵌入了全球产业链。2018-2021年,滁州累计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882个,包括一批百亿级重大项目,进而形成具有鲜明“滁州特色”的产业地标。

但项目、企业不是说来而来的,特别是当前招商竞争白热化,蚌埠如何提升感召力?关键还是要做优营商环境。

蚌埠也一直在奋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2021年12月,蚌埠市出台了《关于强化全市工业经济、“双招双引”和园区建设的实施意见》,一体推进企业帮扶、客商帮招、项目帮办,以工作作风的转变提升企业获得感,以营商环境的优化推动蚌埠大发展。2021年,蚌埠在建省外亿元以上项目337个,实际到位资金1172亿元,居全省第5位、皖北第1位。

营商环境,既有办事效率的高低,也有服务意识、法律环境、人文环境等问题,但这些都是外延,核心问题是人,在于干部的工作作风。

面对一时的落后,蚌埠不能妄自菲薄,要增强发展的紧迫感;不能自我埋怨,要有奋起直追的决心;不能有定局的思想,要有破局的勇气;不能有跟跑的依赖,要有再次领跑的雄心;不能有盲动的状态,要有快进的节奏。

在安徽“新春第一会”召开后一天,蚌埠即在2月8日上午召开改作风优环境暨工业经济、“双招双引”和园区建设工作大会,蚌埠市领导为工业强市和招商引资先进集体代表、工业强市和招商引资先进个人代表、省级以上开发区工作表现突出集体和个人颁奖,并为蚌埠高新区、经开区“三帮”小分队进行授旗,再次发出了一体推进“工业经济、双招双引、园区建设暨改进工作作风”的动员号令。

“用真抓实干体现知耻后勇,用埋头苦干实现奋力赶超,全力推动工作作风大转变、工业经济大发展、“双招双引”新突破、园区建设上台阶。”

最重要的是,蚌埠要激发干事创业的状态和精气神,鼓起一股子奋勇争先的“气和劲”。

正如安徽省委书记郑栅洁强调的,必须牢固树立“一日无为、三日难安”的责任意识,以奋起直追的志气勇气、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扎实务实的工作作风,忠诚尽职,迎难而上,跨越发展。

 

位于蚌埠的津浦线淮河大铁桥

 

“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100多年前,津浦铁路开通,蚌埠由此开埠兴盛,成为镶嵌在中国南北气候分界线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如今还是那片蔚蓝天空,那条滔滔东流的淮河,一群砥砺奋进、不懈奋斗的蚌埠儿女,一定会让蚌埠这颗明珠再次发光发亮,再现新辉煌。

我们祝福蚌埠。

指导:张道刚、王运宝

撰文:姚成二

编辑:纪海涛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决策杂志”(微信ID:juecezazhi)。

自2004年首次提出“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至今已有17年,这期间中央多次专题讨论中部地区发展。今年3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为新时代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在新发展格局中,中部地区承担着怎样的重任?有哪些发展潜力可以进一步挖掘?为此,《经济》杂志、经济网记者专访了中国区域科学协会理事长、国家发改委国土地区所原所长肖金成。

 

《经济》 :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再提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有何要义?

 

肖金成:中部六省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意义重大。国内大循环主要是扩大国内市场,中部地区具有很大潜力。首先,中部地区消费潜力巨大,消费水平高。其次,劳动力丰富。我国劳动力过剩时代已经过去,现在供求基本平衡,劳动力丰富成为中部很大的优势,一方面,能够吸引更多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部地区聚集,进而推动城市规模扩大;另一方面,中部地区城镇化水平相对较低,个别地区甚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通过承接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能够增加就业岗位,城市经济也将实现高质量发展。第三,中部地区“承东启西,连南贯北”,处于交通枢纽的位置。过去认为中部地区地处内陆,对外开放不占优势,现在这种区位劣势正在转变。武汉“九省通衢”,是长江经济带和京广京哈南北大通道的交汇点,发展潜力巨大;郑州也是四通八达的交通枢纽,米字形交通体系,使郑州市的经济规模迅速扩大。

总体来看,湖北、湖南、河南三省位于京广交通线上,京广经济带被称为“中国的脊梁”,“十四五”时期定会集中发力;安徽已被纳入长三角经济区,江西向东对接长三角,向南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山西与京津冀联系很密切,未来也将融入环渤海经济区。可以说,“十四五”时期,随着新发展格局的确立,中部每个省都会找到自己的位置,发挥自身优势,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占有一席之地,当然也会承担更大的责任。

 

《经济》:此次中央部署中部地区发展,提出六个“着力”,要求“绿色崛起”。在您看来,中部地区实现“绿色崛起”的抓手和重点是什么?

 

肖金成:“绿色崛起”主要是产业方面。中部地区地势比较平坦,过去以农业为主,是小麦、水稻的主产区,也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基地。但是,未来经济发展还是要靠工业,中部地区应主要发展制造业,制造业有三大特点,第一,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丰富的劳动力;第二,是技术密集型产业,需要有技术支撑;第三,也是资本密集型产业,资金需求较大。制造业本身也是一个绿色产业,不需消耗大量资源,也没有太多排放,对生态环境不会产生太大影响。

城镇化本身就是绿色的,大量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后,有利于农村地区生态环境的改善。农民人均建设用地比城市人均建设用地大几倍,中部很多山区像大别山、罗霄山、太行山、中条山等,还居住大量人口,随着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山区人口会相应减少,生活水平将得到明显提高,生态环境也能得到充分保护。总而言之,中部地区的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提高对绿色发展非常有利。

 

《经济》:2020年中部六省名义GDP为22.2万亿元,为全国名义GDP增长贡献了21.9%,中部各省发展基础良好,下一步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如何在实现增长的同时提质增效?

 

肖金成:第一,产业结构要升级。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产业结构也会发生变化,中部地区相对于全国来说,一产比重较大,二产和三产比重需要提高,产业结构的提升将带来效率的提高,从而实现高质量发展。

第二,城市要高质量发展。现在中部地区的城市和城镇饱受诟病,除武汉外,大部分省会城市规模都不大,但首位度比较高,说明二级城市规模比较小,二级城市要和省会城市互相协调,发展区域性中心城市是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此外,中部地区的城市规模虽然不大,但数量较多,已形成中原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江淮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等,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功能也会加强、质量得到提高,从而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

第三,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中部地区很多县域以农业为主,由于人口多、人均土地少、人均收入低,乡村振兴遇到很大的难题。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人口转移到城市,留在农村的人口收入也将得到明显提高。

 

《经济》:当前掣肘中部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难点在哪?应该如何把握政策推进节奏?

 

肖金成:中部地区属于粮食主产区,是农业生产基地,要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需要占用很大空间,这是中部地区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值得关注的是,现在国家新一轮的国土空间规划正在编制,通过划定“三区三线”,“三区”即建设空间、农业空间和生态空间,“三线”即城市城镇发展边界、基本农田红线和生态保护红线。城市规模的大小要根据发展的客观趋势来确定,城镇开发边界划定要留有余地。此外,中部地区在土地政策上要有所突破,可推广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该政策曾在重庆试点,并取得较大成功。平原地区农村住宅用地较多,随着城镇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农村人口减少,农村“空心化”现象比较严重,很多宅基地已人去房空,通过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既能保证农田不减少,也能保障粮食安全。

需要注意的是,要让农民自愿地按照政策把弃置不用的宅基地恢复成农田,而不宜强制搞集中居住。有的地方操之过急,意图把农村人口集中起来,扩大农业用地,增加城市建设用地,引起农民的不满。未来,要通过建设小城镇和特色小镇,吸引农民到临近的城镇居住,把分散的宅基地恢复为标准农田,在节约土地的同时,改变农民的居住状态。(《经济》杂志、经济网记者 张军红 翟晓汀)

安徽省位于我国华东地区,中部六省之一,是我国‬非常重要的省份,也是长三角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徽总面积14.01万平方千米,截至2021年,安徽经济总量达到42959.2亿元,常住人口6113万人。

安徽下辖16个地级市,有9个县级市,50个县,45个市辖区。

安徽将建1个特大城市为合肥市。(城区人口达到500万人以上)

合肥市是安徽省省会,地处安徽中部、江淮之间、长江三角洲西翼,是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城市,是我国非常重要的教育科研基地。合肥市常住人口为946.5万人,城区人口达到了380万人,以目前合肥的城区人口来看,城区人口数量还差120万人即可晋级我国特大城市,目前是我国I型大城市。

合肥毕竟是安徽省会,人口优势也是相当明显的,从常住人口来看明显高出其他城市不少。且城市吸引力已逐年提升,随着安徽省加大实施强省会策略,合肥在未来几年将有机会晋级特大城市。

将建成6个II型大城市。(城区人口数量达到100万人以上)

目前有两个城市已提前达到II型大城市的标准,两个城市分别是芜湖市和淮南市。这两个城市的城区人口已突破100万人,芜湖为138万人,淮南为108万人,已是大城市的标准。

值得一提的是芜湖市是安徽省经济第二强市,是安徽省域副中心城市,城市地位突出。今年前三季度GDP为3366亿元,增速达到5.64%,在中部地级市排名中位居前列。

有四个中等城市有望晋级为II型大城市。分别为是马鞍山、阜阳、六安和淮北这四个城市。城区人口数量马鞍山市为86万人,阜阳市86万人,六安市81万人,淮北市81万人。其中让人比较意外的是阜阳这座城市,阜阳常住人口高达820万人,常住人口仅次于合肥。但是城区人口居然仅仅只有86万人,这是万万没有想到的。

从城区人口数量来看,马鞍山和阜阳距离100万人还有14万的城区人口,六安和淮南还差19的城区人口。阜阳市晋级大城市概率最大,毕竟常住人口数量优势明显。

另外还有5个城市已成为我国中等城市,分别是亳州、宿州、淮北、安庆、蚌埠。这五个城市的城区人口均已突破50万人,达到我国中等城市的标准。

万万没想到的是滁州市无缘中等城市。滁州可是安徽省第三大经济强市,滁州是长江三角洲中心区城市,南京都市圈合肥都市圈成员城市。在今年前三季度滁州GDP为2765亿元,增量206亿元,且增量在安徽省内仅次于合肥。这样的一座城市却连中等城市都没达标,只是小城市,确实太让人意外。

对此,你怎么看呢?​

1

今天上午,“七十年壮丽辉煌 新时代全面小康——新中国成立70周年合肥市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新闻发布会在市政务中心举行。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合肥调查队负责人介绍了70年来合肥市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巨大变化,并回答了媒体关注的问题。

七十年壮丽辉煌 新时代全面小康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合肥市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合肥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始终坚持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积极构建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收入增长机制,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不断拓宽增收渠道,着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全市居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经济快速发展,居民收入屡破大关

新中国成立以来,合肥市经济快速发展,各项经济指标突飞猛进。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多项经济指标进入全国省会城市十强,综合实力跨越式提升,全市城乡居民收入屡创新高、屡破大关。

2018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以下简称城镇居民收入)为41484元,比1978年增长了近129倍,年均增长13.0%。2006年,城镇居民收入达11013元,首次突破万元大关,其后12年连续实现三个万元级大跨越。2011年、2015年和2018年分别突破二万、三万和四万大关,分别达到22459元、31989元和41484元。

1949年,合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以下简称农村居民收入)仅为40元,1978年为103元,1995年达1300元,突破千元大关,2013年农村居民收入10352元,突破万元大关;2018年突破两万元大关,达到20389元,比1949年增长508.7倍,年均增长约9.5%

城乡居民收入结构持续优化

新中国成立初期,城镇居民收入主要以工资收入为主,农村居民收入主要依靠农业生产。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社会保障力度加大,居民收入渠道拓展,财富不断累积升值,收入结构持续优化。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城乡居民收入来源更加多元化。

(一)城镇居民工资性收入占比下降,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比重不断提高。改革开放初期,居民收入主要依靠工资所得,随着改革的逐步推进和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农民进城务工的增加等,城镇居民工资性收入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逐年下降,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比重不断提高。

2018年,合肥市城镇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为26078元,比1985年增长37.9倍,年均增长11.7%。工资性收入占可支配收入比重62.9%,比1985年下降了24.2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下降近0.73个百分点。

2018年,合肥市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为7821元,比1998年增长13.2倍,年均增长14.2%,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38.4%,比1998年提高17.7个百分点。(20世纪90年代后期农村农民才逐渐外出务工获得工资性收入)

(二)城镇居民经营净收入从无到有,成为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居民经营性收入比重不断下降。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繁荣,尤其是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毫不动摇地支持、鼓励和引导非公有经济发展”,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经营净收入也成为居民收入新的增长点, 2018年,合肥城镇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5115元,比1985年增长了1183倍,年均增长23.9%;占可支配收入比重为12.3%,比1985年提高了11.7个百分点。

随着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农村居民收入构成中,来自家庭经营的份额持续下降。2018年,农村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为6706元,比1998年增长2.5倍,年均增长6.4%;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32.9%,比1998年下降了39.6个百分点。

(三)城乡居民财富增加带动财产净收入快速增长。改革开放初期,居民的收入来源比较单一,劳动收入几乎是居民家庭收入的全部。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资本和金融市场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居民收入的进一步增加,人们的投资渠道逐步拓宽,理财意识逐渐增强,财产性收入逐步提高。2018年,合肥城镇居民人均财产净收入3803元,比1985年增长了772倍,年均增长22.3%;财产净收入占比为9.2%,比1985年提高了8.6个百分点,居民财富增值明显。

同时,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专业合作社蓬勃发展,土地流转成为趋势,农民财产净收入形式丰富多样,除了原有的利息收入外,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房租等收入丰富了财产净收入的来源。2018年,农民人均财产净收入497元,比1998年增长了7.3倍,年均增长11.2%,占比2.4%,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

(四)政府转移支付力度加大,拉动转移净收入较快增长。改革开放初期,由于收入分配相对平均,政府很少通过转移手段来增加居民的收入。随着社会保障和收入分配制度的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以及农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的推行、持续提高低保和五保补贴标准等一系列民生工程的进一步落实,城乡居民转移性收入快速增长。2018年,合肥城镇居民人均转移净收入6488元,比1985年增长了70.7倍,年均增长13.8%;转移净收入占比为15.6%,比1985年提升了3.9个百分点。

2018年,合肥市农民人均转移净收入5364元,比1998年增长44.0倍,年均增长21.0%,在四大收入中增速最快,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26.3%,比1998年提高21.8个百分点。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缩小

改革开放到21世纪初期,由于受城乡二元结构及经济发展不平衡因素影响,合肥市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城乡居民收入比由1985年的1.91:1扩大到2006年的2.98:1。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问题,不断加大对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大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合肥农村居民收入快速增长。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合肥市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积极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示范建设,极大地促进了农民务工收入的提高,实现农村居民收入增速连续多年快于城镇居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缩小,合肥市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06年的2.98:1持续缩小到2018年的2.03:1

居民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收入的跨越增长,为居民消费提供了坚实的保证,使得居民的消费水平大幅提高,消费质量进一步改善,消费热点不断涌现。

(一)消费水平显著提高。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合肥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加,生活质量显著提高,消费质量同步改善。改革开放初期,由于居民收入有限,消费水平普遍较低,1978年合肥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仅有278元,2018年达到了25339元,比1978年增长了90.1倍,年均增长11.9%;2018年,合肥市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2659元,比1986年增长39.8倍,年均增长12.3%。

(二)穿衣打扮追求个性时尚。新中国成立初期,人们在满足温饱的情况下,无力满足穿着的需求,“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成为那时候的普遍现象。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衣着消费在颜色、品质、款式等随时代发展越来越显个性化、时尚化和多元化,特别是网购的兴起,提供了更便捷、更丰富的购物渠道,衣着多层次的消费需求得以保障。2018年,合肥市城镇居民人均衣着消费支出1606元,比1981年增长了28.7倍,年均增长9.6%;农村居民人均衣着消费支出624元,比1986年增长了22.1倍,年均增长10.7%。

(三)恩格尔系数大幅下降,生活全面小康。恩格尔系数是衡量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根据世界粮农组织划分标准,恩格尔系数在60%以上为极度贫困,50%—60%为贫困,40%—50%为温饱,30%—40%为小康,20%—30%为富裕。目前,我市居民已实现小康,并向富裕迈进。2018年,全市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9.9%,比1986年的50.9%下降了21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4.7%,比1986年的51.9%下降了17.2个百分点,城乡居民已有相当一部分家庭进入富裕生活状态。

(四)居住追求空间宽敞和环境优美。改革开放初期,合肥市居民居住的绝大多数是普通楼房或平房,居住条件较差,三代同室入住的较多,比较拥挤。1978年,合肥市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仅为5.5平方米。随着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对居住房屋的空间和环境要求不断提升。2018年,合肥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为35.2平方米,比1978年增加了29.7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42.8平方米,比1978年增加34.3平方米。

为了改善居住环境,居民用于房屋装修和装饰类支出大幅增加,占比显著提升,成为居民消费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2018年,合肥城镇居民人均居住支出6197元,比1986年增长了303倍,年均增长19.6%,居住消费占比24.5%,比1986年提升了22.1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居住支出2831元,较1986年增长了54.5倍,年均增长13.8%。居住消费占比22.4%,比1986年提高了5.9个百分点。

(五)交通通信占比提升,居民生活更加方便快捷。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交通设施不完善、交通工具匮乏、交通方式单一等,居民出行基本靠“走”。改革开放初期,自行车是当时人们高档的交通工具,家庭固定电话曾是奢侈品。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合肥市交通和通信等基础产业和设施得到快速发展,为居民出行交流等提供了便捷条件。2018年,城镇居民人均交通通信类支出4200元,比1981年增长了164.9倍,年均增长14.8%;2018年每百户汽车拥有量从2007年0.74辆增加到57辆,2018年每百户移动电话拥有236部,比2007年增加62部。

2018年,农村居民每百户汽车拥有量23辆,每百户移动电话拥有量为239部。

(六)精神文化需求多样化,旅游消费成新时尚。随着收入的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交通设施和旅游配套设施不断完善以及消费观念的转型升级,为居民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需求提供了物质保障和基础条件。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合肥红色旅游、乡村旅游、自驾旅游、海外旅游等旅游产品层出不穷,闲暇时间城乡居民走出家门,到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的人越来越多,旅游消费成为新时尚,支出大幅增加。2018年,合肥市城镇居民人均旅游消费支出327元,较1994年增长了203倍,年均增长24.8%。农村居民人均旅游消费支出19.1元,较2013年增长了92.9%,年均增长14.0%。

砥砺奋进不忘初心,春华秋实继往开来。70年风雨兼程,70年沧桑巨变,合肥城乡居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展望未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创新转型升级发展为导向,实施五大发展行动计划,全面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打造“大湖名城、创新高地”,奋力开创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建设新局面,相信合肥人民的生活明天会更加美好!

往期精选

▶一起加油!合肥争创“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

▶合肥市人民政府人事任免通知

▶新华网:一分钟爱上合肥

▶70年,看合肥:从江淮小邑到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

▶70年,看合肥,明天见!

主办:合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协办:安徽新媒体集团

https://www.haobaihe.com

上一篇:手游概念股节后走势(手游的概念)

下一篇:债转股概念股票(债转股概念股盐湖股份)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