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学习网

股票入门基础知识和炒股入门知识 - - 股票学习网!

固态电池概念龙头股(温州金改)

2023-04-25 06:06分类:牛市操作 阅读:

固态电池今天大爆发,核心的是这7家公司我们今天来点评下,今天固态电池大涨,超5家公司涨幅超过10%,涨幅达20厘米的有一家,先说固态电池逻辑,再解读核心公司,大家点赞收藏,防止视频找不到,2月7日,赣锋锂电消息,搭载赣锋锂电三元固液混合锂离子电池的纯电动SUV赛力斯SERES 5计划于2023年上市。目前,重庆赣锋20GWh新型锂电池科技产业园项目正在建设中,规划建成国内最大的固态电池生产基地。另外,日本也传来大消息。日产近日宣布,计划在 2028 年开始批量生产固态电池。作为下一代电动车适配的电池技术,固态电池的市场空间非常大。根据测算,全球固态锂电池的需求量在2020年、2025年、2030年分别有望达到1.7GWh、44.2GWh、494.9GWh,2030年全球固态电池市场空间有望达到1500亿元以上。现在说固态电池核心的7家公司。

第7名,上海洗霸,市值52亿,上海洗霸拥有从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转让的固态电解质,电池用电解液,固态锂金属电池及其制备方法等知识产权,正在开展研发工作。

第6名金龙羽,市值71亿,子公司已经羽2021年开始投资研发固态电池及其关键材料相关技术。

第5名德尔股份,总市值35亿,今天涨20厘米,2020年11月26日公司称其全资子公司日本德尔自主研发设计的100KW燃料电池电堆和全固态电池项目已经落地。

第四名,珈伟新能,总市值56亿,已经量产的固态电池,具有高安全,长寿面,快充快放的优势。

第三名,孚能科技,市值318亿,2020年布局固态电池,公司是广汽埃安现有及后续车型的主要供应商,公司一直都有固态电池技术储备。

第二名天赐材料,,总市值917亿,现阶段已开展全固态电池用固态电解质的初步研究,目前已有专利布局。

第一名是赣锋锂业总市值1653亿,赣锋锂电固态电池商业化进程不断加速。首批搭载赣锋锂电固态电池的东风E70电动车已于2022年1月正式完成交付。截至2022年12月,50台搭载固态电池的东风风神E70已在浙江、河北、江苏、广东、湖南、江西6省10地开展示范运营,运营里程超50万公里。在锂电池汽车领域被甩下的日本汽车业,也寄希望于固态电池,实现弯道超车。日产近日宣布,计划在2028年开始批量生产固态电池,这种新型的固态电池充电速度将比现有锂电池提高三倍,同时最高可达400 kW.与现有锂离子电池相比,下一代技术固态电池能量密度将提高一倍,充电速度提高三倍。丰田同时也承诺在2025年左右将推出固态电池,但丰田不会装备纯电动汽车,而是会使用在混合动力车型中。!不过,固态电池产业化趋势越好,对目前的产业结构可能造成冲击,尤其是对隔膜企业。据悉,从技术路径来说,硫化物、氧化物全固态电池可以不需要隔膜。巧合的是,市值超过千亿元的锂电隔膜龙头恩捷股份股价已经六连阴,期间累计跌幅超过12%。好了今天就到这里,视频关注点赞收藏,防止找不到!

固态电池的优势

一直以来,续航里程是制约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主要瓶颈,而这取决于电池的能量密度。电池的能量密度基本由正负极的材料体系所决定,目前锂电池经历了多轮迭代,主要升级的是正极材料,从初代的磷酸铁锂升级到三元锂电中的523与622(三个数字代表镍、钴、锰所占的比例),再到现在的811也就是高镍三元,未来有望进一步升级到富锂锰基材料。而负极材料并没有实现很好的突破,主要由石墨升级到硅碳负极。硅碳负极的能量密度上限为400Wh/kg,倘若直接使用金属锂作为负极,能量密度有望达到2600-3500Wh/kg,实现质的飞跃。

然而锂金属负极不能与传统液态电解质一起使用,因为在锂离子充放电过程中,液态电解质容易形成锂枝晶,而这些小的晶刺会刺穿中间的隔膜造成正负极短路,进而引发电池包温度快速上升导致起火自燃。也就是说,虽然锂金属是目前理论能量密度最高的负极材料,但是受限于液态电解质的安全问题,目前无法应用,而若想使用锂金属,则需要一种固态电解质,其导电性能与液态电解质大致相同,但又能抵制锂枝晶的形成,从而实现电池能量密度的大幅提升,这也就是固态电池成为发展主流的一大重要原因。同样的,出于安全性考虑,电解液的工作电压只能维持在4.2V左右,这也限制了正极材料的进一步拓展,而若使用固态电解质,那么更极端、能量密度更高的正极体系便得以应用。

固态电池与现有锂电池最大的区别在于固态电池的隔膜会被取消,电解质由液态变为固态。除了安全性和能量密度这两个最重要的优势外,固体电池在汽车轻量化、循环寿命、充电速度和工作温度范围等方面也有较大提升。安全性和能量密度上,固态电解质彻底解决了液态电解质的自燃风险,之前与液态电解质兼容不好的、更高性能的正负极材料得以应用后,电池能量密度有望突破500Wh/kg关口,进而使电动汽车续航里程超过1000公里。

汽车轻量化上,隔膜和电解液合计占据电池近40%的体积和25%的质量,而它们被固态电解质取代后,电池的厚度可以大幅降低,同时安全性提高后,可以省去电池内部的温控组件,进一步提高体积利用率。循环寿命上,由于克服了锂枝晶现象,理想状态下固态电池循环性能可以达到45000次左右。此外,固态电池充满电只需十几分钟,且工作温度范围扩大至三倍以上。

 

半固态电池是过渡路线

不过固态电池仍存在离子电导率低导致性能变差、成本高昂等问题,因此距离规模量产还有5-10年。固态电池电解液与电极之间是固-固界面,难以形成像固-液界面那样紧密充分的接触,因而不利于锂离子在正负极间的传输,影响了电池性能,而通过在固态电池内部添加部分电解液可以改善界面接触电阻,因此固态电池未来的技术发展采用逐步转化策略,即电解液含量逐步下降,最终采用固态电解质。按照电解质固液比例的不同,固态电池可分为半固态、准固态和全固态三种,固态电解质比例依次上升。半固态电池基于高安全性、与现有产线的高兼容性以及良好的经济性,成为当下液态电池向全固态电池过渡的最优选择,预计2025年前可以实现规模量产。

 

目前国内绝大多数厂商的量产规划都是基于半固态电池,以北京卫蓝、赣锋锂业、清陶能源为代表的企固态电池均有望在2023年实现装车。搭载北京卫蓝半固态电池的蔚来ET7预计于2023年上半年交付;搭载赣锋锂电半固态电池的东风E70示范运营车已于1月下旬完成交付,并且同样搭载赣锋锂电半固态电池的纯电动SUV赛力斯SERES-5计划于2023年上市;搭载国轩高科的高合汽车HiPhix将于2023年第一季度开始交付;搭载孚能科技半固态电池的岚图追光轿车,首批新车已量产下线;清陶能源的半固态电池将搭载上汽和哪吒的相关车型,并且与上汽合作车型预计于2023年实现落地。

 

其实半固态电池对于能量密度提升并没有太大帮助,其短期的驱动因素主要还是安全性的提升,尤其在对于外部撞击、外部加热、内部短路等问题的风险测试中,固态电池的表现远优于液态电池。另外半固态电池在生产制造上与传统的软包电池产线兼容度很高,主要在原有工序的基础上增加原位固态化工艺即可实现快速的切换,所以半固态在短期内具备快速起量的条件,这也是半固态电池能够在今年装配到这么多车型上的主要原因。

 

增量投资机会

  • 电解液

半固态电池中还是会用到电解液,电解液主要由溶质锂盐、有机溶剂和添加剂构成,其中溶质锂盐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锂电池的工作温度和安全性等性能。目前主流的以LiPF6(六氟磷酸锂)为锂盐的电解液在高温下有可能产气,不能满足快充的要求,而LiFSI(双氟磺酰亚胺)具有高导电率、高化学稳定性和高热稳定性的优势,以LiFSI为锂盐的电解液更能满足固态电池高能量密度以及宽工作温度的发展需求,因此被认为是最有可能替代LiPF6的下一代锂盐。但是由于LiFSI生产工艺复杂、良品率低且成本高昂,目前尚未直接用作溶质锂盐,而是作为溶质添加剂与LiPF6混用,从而改善现有电解液的性能。未来随着技术进步带动其成本下降,LiFSI有望逐步替代LiPF6,以特斯拉最新推出的高能量密度电池4680电池为例,LiFSI的添加比例由3%提升至15%,是普通三元电池的5倍。

 

LiFSI有多种合成路线,其中核心中间体双氟磺酰亚胺均需采用氯化亚砜作为氯化剂,因此氯化亚砜是LiFSI生产的核心原材料,并将受益于LiFSI的需求增长。然而受到国家环境两高一资限制政策的影响,氯化亚砜的产能规划几乎不会出现大幅增长,若未来氯化亚砜非常紧缺,其产能规划只会向技术成熟、生产工艺污染少的几家头部企业倾斜,对应标的包括世龙实业、凯盛新材和金禾实业等。

 

  • 电解液添加剂

此外,半固态电池与现有液态电池的供应链重合度很高,正负极材料没有发生本质变化,主要是针对电解液增加了原位固态化工艺,简单来说就是先通过注液确保电极和电解质间良好的界面接触,后续再通过外部加热等方式让电解液进行凝胶化,从而解决固-固界面接触不良的问题。而原位固态化需要增加额外的针对这一工艺的专用电解液添加剂,其中锂盐类添加剂以LiTFSI(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锂)为主,因此LiTFSI生产商直接受益,对应标的为瑞泰新材。

 

  • 负极

由于半固态电池中仍然含有液态成分,因此还是不能直接使用金属锂作为负极,这就意味着需要一些额外的处理去提高整体电池的电性能,常用到的就是负极预锂化处理。负极预锂化的作用是通过对电极材料进行补锂来抵消形成SEI膜造成的不可逆锂损耗,从而提高电池总容量和能量密度,国内已布局预锂化技术的公司主要有国轩高科和亿纬锂能等。

 

  • 固态电解质

除了电解液和负极,对于固态电池行业来说,最关键的点还是在于固态电解质的开发,目前主流的技术路径主要有三种,分别是聚合物、氧化物和硫化物,其中聚合物属于有机电解质,后两种属于无机电解质。

 

聚合物的开发时间最早,优点在于易加工,能与现有电解液的生产设备和工艺较好兼容,并且机械性能好、比较柔软。但是其电导率较低,需要加热到60度高温才能正常工作;同时由于这种材料耐高压和热稳定性相对较差,没办法适配能量密度更高的正极体系,因而不符合正负极材料的迭代趋势。目前聚合物主要通过与氧化物做成复合材料来提高电池的整体性能。

 

刚才说过,固态电池由于固固接触导致电导率偏低,而硫化物的电导率是三个技术路线中最接近液态电解质的,并且其整体材料相对较软,因而与负极的接触较好,但是目前在工艺上还存在较大难点。首先本身的生产涉及比较复杂的烧结方式,导致其良品率普遍偏低;其次由于硫化物容易与空气中的水、氧气反应产生硫化氢剧毒气体,因此在生产上也要进行严格把控,比如生产时要求有惰性气体的氛围,但是这样会增加不小的成本,并且要合成硫化物电解质需要用到硫化锂前驱体,而硫化锂前驱体成本也非常贵。因此两方面原因导致硫化物电解质的生产成本远高于其他两种,虽然从技术上看硫化物是最有希望量产的固态电解质,但考虑到成本问题,离真正的商业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氧化物的离子电导率比聚合物高,热稳定性高达1000度,机械稳定性和电化学稳定性均较好,同时生产成本比硫化物低很多,对制备环境的要求并不苛刻,易于大规模生产,因此氧化物短期内更具备应用前景,我国多数企业也以氧化物路线为主,包括北京卫蓝、清陶能源、宁波锋锂、台湾辉能、上海洗霸和金龙羽等,而少数企业如宁德时代、浙江锋锂以硫化物路线为主。

其中,上海洗霸在春节过后发布了一个试产成功的公告,主要以氧化物电解质为主,亮点是产品的纯度非常高,达到量产级别,并且电导率和孔隙率都达到了预设值,具备快速起量的条件;赣锋锂业开发固态电解质已有很多年,其固态电解质的产品品类也是最全的,并且不仅开发固态电解质,还拓展到电池的应用和开发,在2023年上半年有望给蔚来装车;金龙羽相较于前面两个来说开发进度相对滞后,从近期的公告中可以看到,固态电解质目前正处于中试试验阶段。此外,氧化物电解质的量产也会使其上游原材料生产商间接受益,氧化物中最常见的是锂镧锆氧,而锂镧锆氧的核心原材料是氧化锆,因此氧化锆生产商也会间接受益,对应标的包括东方锆业和三祥新材等。

 

全球布局上,固态电池的研发主要集中在中日韩美欧五个国家和地区。中国以氧化物路线为主;日本和韩国均举全国之力开发硫化物体系,目前日本丰田是全球范围内拥有硫化物全固态电池专利数量最多的公司,而韩国代表企业主要有LG化学、三星和浦项等;美国则是以创业公司为主,同时推进多条路线,其中主流的几家创业公司中,Ionic Materials以聚合物固态体系为主,Solid Power以硫化物体系为主,Quantum Scape以氧化物为主;欧洲是最早推进聚合物固态电池产业化的地区,但是基于上述聚合物的劣势,最终聚合物并没有形成趋势,现在欧洲转为以投资为主,大众、宝马和奔驰等著名整车厂均投资了美国固态电池相关企业。

 

  • 封装方式

从全球布局上看,整体以氧化物和硫化物路线为主。从三条技术路线的优缺点上看,氧化物生产成本低,短期具备快速起量的条件;硫化物的综合性能最优秀,长期前景最好。因此综合来看,氧化物和硫化物的发展潜力最大,而氧化物和硫化物电解质均属于无机物,无机物固态电池更适用软包封装。

 

锂电池的封装形式主要有三种,即圆柱、方形和软包。与传统液态电池相比,固态电池去掉了PE/PP隔膜等柔性膜,极组整体硬脆且缺乏弹性。若采用圆柱或方形这类金属硬质外壳的封装方式,在入壳工序制程中,或是充放电时极组体积涨缩,又或是使用环境中发生振动和撞击时,硬壳与固态极组之间容易挤压、碰撞而导致极组碎裂,而采用软包的封装方式则可以避免上述问题。铝塑膜是软包锂电池电芯封装的关键材料,同时铝塑膜软包作为能量密度最高的封装方式,跟固态锂电芯高能量密度的特点完美契合。

 

从另一个角度看,全固态形式也可以解决软包电池的两大安全隐患,软包电池一直存在胀气和极耳焊接处极易漏液两大痛点,而这两个问题无法通过新的技术比如PET铜箔或者芳纶隔膜来解决,只有向全固态迭代,把电解液摒弃掉才能够解决这一痛点问题。其实近两年软包电池市场份额大幅下滑的主要原因就是,像龙头LG也没有办法很好地把控和解决软包电池的安全隐患,但若过渡到全固态电池后,这两个问题就能彻底解决。可以说软包电池与固态电池是相互成全的,目前企业对于封装方式的主流选择也是软包,因此铝塑膜生产商有望受益于固态电池需求上升,对应标的包括名冠新材、新纶科技和海顺新材等。

 

  • 粘结剂

在工艺体系方面,半固态电池对于整个产线的调整相对较小,而全固态电池的变化会相对较大,其中最大的一个迭代方向就是干电极技术。与传统的锂电池制造使用的湿法工艺不同,干电极技术不使用溶剂,直接将少量PTFE粘结剂、导电剂与正负极粉末粘合,通过挤压机形成薄的电极材料带,再将电极材料带层压到金属箔集流体上形成成品电极。

 

这一技术更适配下一代材料体系的迭代趋势,对于负极而言,由于无需添加溶剂,不用担心金属锂与之产生反应,因此预补锂技术可以顺利实施;对于正极而言,更容易使用超高镍等能量密度更高的正极材料。同时由于干电极技术采用的固体粘结剂PTFE具备弹性,因此可有效解决硅基负极膨胀导致与极片脱离的问题,循环寿命将数倍提升。成本上,相比于湿法工艺,干法工艺彻底跳过加入溶液的步骤,从而省去了繁杂的涂覆和极片环节,减少了制造成本,并且在干燥设备投入和厂房占地面积上也具有成本优势。

 

在三星公布的全固态生产方式里面已经用到了干电极技术,并且近期特斯拉在这一技术上也有所突破,美国专利商标局授予了特斯拉电池干电极领域四项专利,4680电池也采用了这一技术,其成本优势有望为后续4680电池的量产奠定基础。由于PTFE粘结剂对于干电池技术至关重要,因此PTFE粘结剂生产商有望受益,对应标的为东岳集团。

 

总结

总结一下,固态电池是锂电池未来的发展方向,一方面固态电解质彻底解决了液态电解质的自燃风险,另一方面负极材料换成锂金属可以使能量密度实现质的飞跃。但是全固态电池仍存在离子电导率低导致性能变差、成本高昂等问题,距离规模量产还有5-10年。而半固态电池的制造工艺流程和装备与现有锂电池的通用度较高,具备快速起量的条件。因此,固态电池想象空间很大,但是相关企业的业绩短期内无法体现,真正的投资机会在半固态电池中,需要挖掘其中有增量预期的细分领域。

 

固态电池厂商中,我国四大头部公司卫蓝新能源、清陶能源、赣锋锂业和台湾辉能中,只有赣锋锂业是上市公司,然而固态电池对其整体业绩的贡献很小,其他大市值公司如宁德时代也是同样的道理。其余在半固态电池发力的传统锂电池厂商可以关注国轩高科和孚能科技。另外,也可关注目前正在开发全固态电池的企业如德尔股份和高乐股份。

 

细分环节中,由于固态电解质是固态电池的核心,首先应关注这一增量需求。三种技术路线中,氧化物短期内最具应用前景,因此氧化物电解质生产商的业绩兑现预期较强,可以关注上海洗霸和金龙羽等。同时氧化物电解质的上游原材料生产商也会间接受益,可以关注氧化锆生产商东方锆业和三祥新材等。

 

固态电解质还衍生出另外一个投资方向,由于氧化物和硫化物是未来的主流路线,但这两种电解质属于柔韧性较弱的无机物电解质。在三种封装方式中,软包相较于其他两种能够避免固态电池内部变形、弯曲或断裂,反过来,全固态形式也可以解决软包电池的两大安全隐患,因此固态电池与软包封装相辅相成,软包封装的关键原材料铝塑膜有望受益于固态电池需求上升,可以关注铝塑膜生产商名冠新材、新纶科技和海顺新材等。

 

半固态电池中仍有电解液,但是现有的LiPF6已不能满足固态电池的发展需求,基于优越的性能,LiFSI被视为LiPF6的良好替代品。作为LiFSI的关键原材料,氯化亚砜需求将受益于LiFSI对LiPF6的逐步替换,而氯化亚砜产能受国家政策限制无法大幅增长,因此拥有更多规划产能的龙头更加受益,可以关注氯化亚砜生产商凯盛新材、金禾实业和世龙实业。此外,半固态电池增加的原位固态化工艺需要用到额外的电解液添加剂,其中锂盐类添加剂以LiTFSI为主,因此LiTFSI生产商有望受益,而瑞泰新材是目前A股中唯一能量产LiTFSI的公司,可做重点关注。

 

另一方面,同样因为半固态电池中仍有电解液,金属锂无法直接作为负极,因此需要通过额外的处理提高电池的整体性能,其中负极预锂化处理是常用到的工艺,这方面拥有专利的公司包括国轩高科和亿纬锂能。

 

最后,干电极技术是全固态电池产线最大的迭代方向之一,PTFE粘结剂对于这一技术至关重要,因此PTFE粘结剂生产商有望受益。但是由于这一技术门槛高且工艺复杂,目前还有很多难点需要攻克,距离技术成熟期还有很长时间,因此短期内对于相关公司的业绩贡献十分有限。

 

总体来说,基于半固态电池有快速起量条件,短期内固态电解质、电解液、负极、封装方式方面均有增量需求,进而带来相关投资机会;由于全固态电池离量产还有很长时间,因此粘结剂方面受益相对有限。

 

从17岁迈进社会开始,他有过当木匠的艰辛,做包工头的烦恼,办皮鞋厂的困惑,直至登上中国房地产事业佼佼者的巅峰,33年风雨路铸就了他美好的事业和豁达、甘愿吃亏的性情。

 

他叫倪明连,1994年创办中城建筑工程公司。仅仅10多年,他将这个原本只有四级建筑资质的“包工头”公司发展成一个拥有特级建筑资质、施工产值近50亿元、业务遍布全国的大型集团,并获得建筑行业的最高荣誉“鲁班奖”,跻身中国民营企业500强。

一路来顺风顺水的倪明连怎么也没想到,2011年温州的一场区域“金融风险”会将这个已然庞若航母的建筑企业引向破产重整的命运。

为何破产?

企业互保、银行滥贷、盲目扩张

 

在温州,随处可见中城集团的影子,新国光商住广场、中瑞·曼哈顿、华盟商务广场等标志性建筑都是其作品。

对于中城集团来说,2007年具有里程碑意义。这一年,它获得了国家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中城集团董事长倪明连曾将该资质形容为建筑行业的“特别通行证”。

从此中城集团的发展走上了快车道。2009年,倪明连当选浙江省建筑业协会副会长,为温州建筑界首位。2010年,中城集团资产总额达到了36亿元,年产值39亿元,在建工程合同值148亿元。

除了做好建筑业,中城集团还涉足房地产、酒店、建材等行业,参与开发了杭州钱江国际时代广场等项目。

在中城集团的网站上,最后两条消息是关于上市的。去年9月18日,中城集团和国海证券正式签约启动“新三板”挂牌,已在前海股权交易中心挂牌。这也是温州建设行业首家拟上市的企业。

这家温州的明星企业是如何走向破产的?追溯源头,或许并不是简单两语可以概括。

中城第一次出现资金周转困难是在2011年温州那场突如其来而又迅速蔓延的“担保链风险”中。彼时,由于信泰集团资金链断裂,作为其担保公司之一的中城背上了代偿5000万元的负担,致使公司自身经营资金出现紧张和随后的一系列资金链紧绷。

在2008年之后的4年宽松货币政策中,企业担保成为了银行审批贷款中最常见的增信方式。在大量贷款额度寻求出口的压力下,银行放款的条件一度放宽至“见担保书就放款”的程度,而担保企业的资产情况却未被准确调查。贷款门槛的大大降低和对资金的渴求使得许多企业迅速涌向这一捷径,导致企业之间互相担保、企业资产多重担保的情况普遍。在后来法院的统计中,中城为其他企业担保3亿多元,其他企业为其担保8亿多元。

“5000万元的代偿是中城破产的导火索,但仅仅这件事不足以使整个中城陷入困境。”中城副总经理、高级会计师潘雪平认为,中城破产的根本原因是因为公司盲目扩张,而管理方式落后导致资金链断裂。他举出的例子是2010年公司提出“走出温州”的思路和随之而来的在安徽项目上的失败。

尽管现在已很难分辨到底是中城“走出温州”的战略促使它对银行贷款的提议照单全收,还是充裕的资金喂养了中城扩张的野心,但值得注意的是,与中城存在信贷合作的银行最多时达到14家,占到温州各类银行业机构数量的近1/3。

 

如何破产?

整体平移、拍卖股权、留下资质

 

温州“炒房团”曾风靡大江南北,而今年国内多数城市房价普降时,温州房价早已连续下跌了30个月。于是,这个区域的机构、资本动态,又成中国楼市风向标。

中城建设是这批投资资本的龙头。事发前,拥有“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温州市二十强”等多道“光环”。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时,中城就遭遇了一次危机。后来,国家“四万亿”刺激下,银行贷款宽松,房价急涨,使一向稳重的倪明连产生了错觉,再度举债投资。

2013年9月,中城集团宣布与国海证券签约启动“新三板”挂牌,成为温州建设行业首家拟上市的企业。这是该公司网站更新的最后一条消息。

也正是这一年,中城集团在安徽芜湖的一笔投资宣告失败,该事件导致安徽一些民工不远千里来中城集团讨薪。有一个讲法是,中城集团承包的安徽芜湖工程项目被套资金达到2个亿。由于房地产行业形势不好,此后又有几个项目受困,此外,加上银行放贷情况不容乐观,各种原因造成中城集团资金紧张,直至资金链断裂。

“管理团队不仅接管财产,接管后接受申报债权,还接管经营。”中城破产重整案合议庭成员、温州瓯海副院长叶建平介绍,启动司法重组后,机构经营依然正常。

这是温州金改区内的一场特殊重组试验,此前比较成功的运作个案有胡福林“跑路”归来后“信泰眼镜”的司法重组,至目前基本起死回生。

司法重组是一个严格的流程,经省高院指定,中城集团重组一案由成功处置信泰集团破产重组案的瓯海法院受理。经过激烈竞标,浙江嘉瑞成律师事务所、浙江人民联合律师事务所及华明会计事务所三家机构,成为中城集团重组管理人。

据叶建平介绍,其公司治理结构复杂、债务数额庞大而资产数量有限——债务总计13.8亿元,而账面资产总计10.6亿元,其中可供清偿的资产总额2亿余元。

可以想见,如果直接破产清算,会造成连环性的社会影响。

在整体平移方面,中城集团全资设立较低注册资本的子公司,将除存留清单列明之外的原有股东权益、资产、负债整体平移。子公司由中城集团委派管理人员,监理治理机构,以清算债权债务为主要任务。新公司的运行,由债权人会议参与决定,债权人委员会、管理人监督。

在反向利用方面,将原有公司的100%股份进行拍卖,股份包含约定的实物资产、无形资产等。而无形资产中就包含了其作为特级建筑企业的资质。拍卖所获收益将计入公司资产中,减轻了债务负担。

对于上述做法,倪明连心中是充满感激的。“中城做到现在,最宝贵的就是这个温州唯一的特级建筑资质。政府能帮我把这个资质保下来,已经是很不容易了。”他说。

为何破产?

拖垮温州建筑“航母”的三根稻草

 

有人说,中城集团拟上市是为了缓解资金压力。今年5月7日,就在公布上市计划半年后,中城集团向瓯海法院提交了重整申请书。

在重整申请书里,中城集团是这样描述重整理由的:“近年来受经济大环境影响,企业资金已无法周转,出现严重资不抵债。”

综合各方说法,压垮中城集团的有三大因素:

互保拖累

 

温州眼镜大王胡福林出走后,曾心怀愧疚,因为一大批的互保企业将受拖累。这些互保企业里面,就包括中城集团。

据瓯海法院初步统计,中城集团为别的企业担保了3亿多元,别的企业为中城集团担保了8亿多元。

楼市低迷

 

对于中城集团这艘“航母”来说,3亿多元的互保金也许并不能让其伤筋动骨。但接下来的楼市寒冬给了它沉重一击。

用官方的话来说,中城集团摊子铺得太大,有些项目管理不善,出现亏损,有些项目运作周期太长,资金无法回笼。

银行断供

 

在重整申请书里,中城集团曾提及遭银行断供,公司所有银行账户已被查封。

公开资料显示,今年6月5日,温州市银行业协会召集中城集团的债权银行开了个协调会,当时参与的银行总共有24家。

在中城集团前期统计的债务中,包括银行贷款8.9亿元。

 

破产之后?

隔离风险、保护优产、重整待发

 

如今的倪明连自己还经营着一家房地产开发公司。这个中城的分公司与总部集团曾有着担保关系,如果没有此次集团重整,也必然会随着中城的破产而倒闭。

控制风险、保护优产,蓄力待发,是温州政府积极介入企业破产重整的初衷。

当时,温州全市存在重大风险企业担保圈20多个,涉及企业超200家,贷款余额420多亿元。如果任由这其中的优质企业因担保链条相继倒下,那么温州的这场“金融风险”将迅速蔓延至实体经济领域,直至一败涂地。

为了及时隔离风险、保存地方发展动能,温州市政府专门从金融办、经信委、公安、法院等多个系统抽调队伍,组建风险处置办,目前形成了五大类、15种风险处置方式:包括运用政府应急转贷资金等以时间换空间;协调银行对涉保企业分类对待;引导企业重新配置资产;对有必要的企业加快重整清算;鼓励企业自身通过抱团增进信用等。

上述中城集团的案例就是采用了司法重整的办法,意在保留核心资产,达到拯救企业和清理债务的双重目的。

据温州金融办介绍,过去几年,温州已处置重点风险企业130多家,对3000多家企业落实帮扶措施。

“虽然我已经60岁了,但我还不老。只要有机会,我还会再起来!”倪明连拍着胸脯说。

上海中和正道总裁王永斌先生指出,作为全国首例特级资质建筑企业破产重组案件,中城集团破产重整案中的一些新做法:

1.首次以竞争方式选任破产管理人

瓯海区法院针对案件特点,提出管理人在实力基础、团队规模、管理经验、工作业绩、保障条件以及专业能力等方面严格的要求,首次申请温州中院采取竞争方式+电脑摇号结合选任管理人。

2.以公开方式征选战略投资人

为最大化挖掘中城集团无形资产、经营规模、品牌效应等方面资源潜力,发挥资源优势,实现价值最大化目的,管理人对中城集团以全部股权、未履行完毕的合同以及少量资产为主要标的资产进行转让,采用公开、透明、竞争的方式,最终比选、引入了较为合适的战略投资人。

3.试行清算式重整

将重整与清算有机结合,在重整计划中包含清理内容,剥离不良资产债务,避免了情况继续恶化以及可能性负面影响。引进战略投资人,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实现债权人等各方当事人以及社会利益最大化。

4.平移式不良资债剥离处理

为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价值,瓯海区法院按照无损各方、有利几方的原则,探索性对特定资产留存处置,对中城集团的不良资产债务进行了剥离处理。

上海中和正道凭借多年债务重组经验,一直在帮扶企业“活下去”的道路上,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多年来, 通过首创的一整套系统性、用于突破企业债务死局的“救治体系”,解救民营企业于危难!

 

2019-03-04 11:10 | 温州新闻客户端

己亥之春,温州市委市政府“新春第一会”响亮喊出“民营经济看温州”,这是一种基于历史的信心与底气,更是一份面对未来的期待和决心。

三年前的今天,习近平总书记系统阐述了“两个健康”重要论述。去年10月,温州正式启动“两个健康”先行区创建,坚定扛起新时代改革开放“探路先锋”的使命担当,将“两个健康”先行区创建作为再造改革开放新优势、再创民营经济新辉煌的必解之题。温州全市上下正击鼓催征、扬帆奋楫,以只争朝夕、舍我其谁的气势,全力作答时代赋予的新命题。

使命担当在前

做好顶层设计

顺着时间的脉络,我们看到温州在“答卷”时立说立行、说干就干的行动力。

去年8月,温州“两个健康”先行区创建获中央统战部和全国工商联批复同意;9月,温州便制定出台了《总体方案》;10月,温州正式启动“两个健康”创建工作;11月,在2018世界温州人大会主旨大会上,温州正式对外发布“两个健康”先行区“80条新政”;今年1月,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将“推进民营经济发展”列为六个主攻点之首,作为温州“奋战1161,奋进2019”的重头戏;2月,“新春第一会”聚焦“两个健康”,敦促全市上下按照“一把手工程”的工作要求,找准在“两个健康”工作中的角色定位,高标准推进创建工作;紧接着,市委市政府奔赴基层开展“两个健康”调研,市委书记陈伟俊专门走访中国第一个小商品批发市场桥头钮扣市场、中国第一张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领取者章华妹。

使命所致,不容轻视,温州充分认识到这一探路先行的使命中所富含的机遇;使命所致,不容短视,温州深刻意识到,探路先行意味着要想他人不敢想、为他人所不能,在制度的高地改革政策、创新举措、优化供给,方能不辱使命。

为此,温州制定了《关于创建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区 加快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内含146条具体措施,其中有22条深具突破性与探索性,在现有条件下仍需克服重大障碍;有61条属于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比如,率先建立存贷款利率市场化定价机制、探索建立法人和个人贷款保证登记制度、探索契合小微企业的民商银行投贷联动特色化发展、推行符合条件的企业“无还本续贷”、率先建立工业用地二级市场交易服务平台等做法都是没有先例可循。

为了推动146条责任清单有序实施,在机构组织层面,温州专设了市“两个健康”创建办,并设立综合协调、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民营企业家健康成长、改革举措创新突破、法治环境建设、涉企投诉查处、新闻舆论等七个专门工作组,各县(市、区)、功能区上下联动,形成了“一办七组”、全市“一盘棋”创建格局。同时,建立定期协调、工作流转、信息通报、考核督办等工作机制,目前,146条责任清单已完成32项。

系列举措精准发力

持续激发民资活力

日前,由省工商局发布的2018年浙江新设小微企业活力指数报告显示,温州小微企业环境满意度指数、小微企业社会贡献度增长率两项指标均位列全省第一。浙江日报对此评价道:“‘民营经济看温州’,不是口号,而是实招。”为了通过“两个健康”先行区创建,引领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再创民营经济新辉煌,温州拿出了一系列实实在在的举措,从打通融资渠道、壮大市场主体、互动内外温商、激发市场活力等各方面,为温州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增添新活力。

打通融资渠道,是温州再创民营经济新辉煌的必要举措。温州将“稳金融”作为稳企业的重要举措,一方面率全省之先建立政策性融资担保公司、企业帮扶“白名单”,出台无还本续贷等金融服务实体经济14条,打通民营企业融资渠道;另一方面,组织开展政银企对接签约会、金融服务进民企、金融机构万人评议等活动,引导银行业作出降低利率、让利民营企业的举措,全面营造“政府是企业娘家人”的良好氛围。去年,温州贷款余额突破万亿元,成为浙江省第三个存贷款“双万亿”城市;全市制造业贷款自2013年以来首次实现正增长,企业贷款由负转正;不良贷款率1.29%,降至2012年温州金改以来最低水平,率先实现突围。

壮大市场主体,是温州再创民营经济新辉煌的保障基础。针对市场主体中“个体工商户多、企业数量偏少、科技投入少”的问题,温州通过百企上市、千企上规、万企上云的“三上”计划,实施科技企业“双倍增”和规上企业科技创新“三清零”,让现有企业加快上规模、上台阶,走规范化的现代公司发展之路。去年,温州“个转企”3530家,新注册民企4.4万家,新增上市企业数和高新技术企业数均居全省第二,新增“隐形冠军”培育企业数、“专精特新”培育企业数、“小升规”数三项指标均居全省第一。

遍布世界各地的温商资源,是温州再创民营经济新辉煌的力量支撑。世界温州人大会的定期召开,世界温州人家园的建成投用,“鸟巢计划”“家园计划”的大力实施,开启了在外温州人反哺家乡的新征程。去年,落地的25个温商总部回归签约项目,直接引进税源超13亿元;天津温州商会、深圳温州商会相继实现了“年会回归”。今年,温州要高标准建设温商总部回归示范园,再引进总部项目30个以上,态势一浪高过一浪。内外温州人互动融合的良好氛围,也带动了温州招大引强工作的强力推进,去年温州招商引资到位资金480.9亿元,落地开工“152”工程项目42个,开工数居全省第二。

激活市场活力,是温州再创民营经济新辉煌的路径选择。为了畅通更多的投资渠道,温州下决心打破公共领域投资的“垄断门”,梳理养老、卫生、教育、污水处理设施、停车场、交通设施等领域中47个“回报机制明确、商业潜力大”的推介项目,总投资超800亿元,全部向民间资本敞开大门。

今后对适合采用市场化运作的公共服务领域新增项目,原则上不再由财政资金直接投资建设,一律推向市场,并在收费补贴、土地等方面创新优惠政策,吸引民间投资。同时,温州大力探索创设“创业创新自由经营区”,在政府指定时间和区域范围内,允许掌握历史经典产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互联网+”行业、传统手工业等具备创新性或其他一技之长的个人或家庭,自由从事经营活动,全力打造“市场主体最活跃、市场环境最宽松”的营商环境品牌,努力再造一大批“章华妹式”的大众创业者。

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当下城市发展百舸争流,城市竞争归根到底是环境竞争。有什么样的环境,就会有什么样的经济形态,就会催生什么样的社会文明,就会创造什么样的生活品质。优良的营商环境,是吸引力、竞争力,更是创造力、驱动力。

“两个健康”先行区创建自启动以来,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创造一流营商环境就被作为创建工作的重头戏来抓。

全市相关部门积极聚焦企业准入、生产、经营、退出等全周期的痛点、堵点和难点,以企业和群众满意度为最高追求,积极作为、靠前服务;部署开展“三服务”“万名干部进万企”活动,并结合“常态化理旧账机制”,对企业反映的突出问题,进行集中交办、专题破解,目前已解决问题3200多个,减负153亿元;完成产业政策大清理大整合,创新推出惠企政策“直通车”,办理企业兑现申请1800多个,总金额达6.23亿元;同时,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牵引,进一步精简涉企审批环节,实现60%以上政务服务事项均能“掌上办理”,70%以上民生事项均能“一证通办”,企业开办时间压缩到2.5天可领证、4天可营业,速度全省领先;优化政府无偿代办服务机制,确保企业投资项目开工前审批“最多90天”。

为“两个健康”先行区建设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温州着力引导全社会像尊重科学家一样尊重企业家。为此,去年12月,市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同意设立“温州民营企业家节”的决定,时间定为11月1日。温州成为全国首个为民营企业家通过法定程序设立节日的城市,充分给予企业家以礼遇、尊重和荣耀。

为“两个健康”先行区建设创造一流营商环境,温州调动了一切可以集合的能量。

结合“两个健康”先行区创建,全市各个协会、商会组织主动发挥主体作用,在全国率先提出增强行业协会商会主体功能,实施商会“建功新时代”行动,建立了行业协会商会人才工作站55家,在协会商会设置了营商环境监测点20个,探索打造协会商会服务“升级版”。目前,市工商联直属行业协会商会(包括在温异地商会)达到163家,数量居全省地级市首位。

(原标题《温州响亮喊出“民营经济看温州”,全力作答时代赋予的新命题》,编辑 张亦盈)

https://www.haobaihe.com

上一篇:厦门美亚柏科(厦门美亚柏科是做什么的)

下一篇:物联网相关股票(物联网概念股票龙头)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