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学习网

股票入门基础知识和炒股入门知识 - - 股票学习网!

城市大建设讲话(安庆城市大建设)

2023-05-14 12:25分类:基本分析 阅读:

新华社北京7月31日电 8月1日出版的第15期《求是》杂志将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文章强调,人民军队的历史辉煌,是鲜血生命铸就的,永远值得我们铭记。人民军队的历史经验,是艰辛探索得来的,永远需要我们弘扬。人民军队的历史发展,是忠诚担当推动的,永远激励我们向前。中华民族走出苦难、中国人民实现解放,有赖于一支英雄的人民军队;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中国人民实现更加美好生活,必须加快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

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完善分配制度,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强化基本公共服务,兜牢民生底线,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固基强链水运网络,充分发挥长江黄金水道资源优势,着力打造江海联运枢纽,推进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城市建设。长风港投入运营,皖河新港一期主体工程完工,建成石门湖作业区一期、宿松王家洲公用码头;推进皖河航道、华阳河航道整治;谋划内河航道专项养护项目入省项目库,开展长江锚地维护、石门湖航道养护工作。

而平时,县(市、区)党政一把手汇报工作,三句话内必须谈到项目——这是安庆市的新风气。强烈的项目意识已经植根于安庆市广大干部理念中,不管是调研还是开会,大家最先汇报的就是项目。

近年来,永庆坊成为网红打卡点,获评广东省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上榜首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据统计,2021年,永庆坊客流量达到750万人次,2022年预计将超过880万人次。

古朴整洁的街巷之中,永庆坊沉淀着浓郁的历史人文气息。近年来,粤剧、广绣等非遗文化在永庆坊找到了“安身之地”,不断传承和发展。

安徽省还有望建成3个全国性交通枢纽。在今年3月份,交通运输部、国家铁路局等5部门联合发布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体系“十四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了80个左右全国性交通枢纽城市建设名单,安徽省就有3市上榜,除了省会合肥外,还有蚌埠和芜湖。

众所周知,安庆有两大资源在省内独步。一是历史文化资源,二则是在外人才资源。

 

 

 

CFIC导读

黄奇帆 复旦大学特聘教授、重庆市原市长

 

最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我想围绕这个文件谈一点个人认识和心得。

 


 

 

一、超大规模单一市场是中国突出优势

 

 

 

 

就市场规模而言,中国人口有14.1亿,占全球总人口比例接近20%。从这个意义上讲,如果某一类产品中国无法自给,要靠进口,就可以立刻产生全球人口20%的市场需求。如果某一类产品,中国能自给自足,就相当于覆盖了全球人口20%的市场份额,再加上一部分产品出口海外,假设出口份额占全球10%,就相当于中国供给了全球30%的人口。从这个意义上说,西欧最发达的德国、法国、英国,其人口都在6000多万到8000多万,只占全球人口总量的1%左右。日本1.26亿人、美国3.3亿人,整个世界高收入国家的总人口仅有12.15亿人,而中国一个国家就有14亿人,对全球供需格局的影响比整个高收入国家的人口规模还大。

 

就市场结构而言,中国是典型的单一大市场,所谓单一市场是指法律体系、税务体系、商业规则和语言文化均统一的市场。这个市场遵守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体系;各民族和谐稳定、均衡发展,汉语作为官方语言全国通用,商业规则和市场环境也大体一致。这一点中国和印度很不一样,印度虽然也是拥有14亿多人口的大国,但实际上可以说是一个碎片化的散装市场。印度是由28个邦、6个联邦属地和一个国家首都构成的联邦制国家,每个邦都拥有很大的自治权,在宪法之外还有各自的法律体系和商业规则,各邦之间要素商品的流动面临重重壁垒。印度还有100多个生活习惯各不相同的民族,其中人数最多的印度斯坦族也仅占总人口的46%。印度的宗教信仰种类繁多,包括印度教、伊斯兰教、天主教、佛教等,各个宗教之间关系错综复杂。印度还通用多种语言,仅官方通用语言就多达22种,有121种语言的使用人口都在1万人以上。此外,印度还传承着等级森严的种性制度,将人分为五等,不同等级人群之间也不是统一的市场。可以说印度市场是由20多个大大小小的散装市场构成。

 

正是中国具有超大规模单一市场,加上门类齐全的制造业体系,造就了中国工业独一无二的强大竞争力,能对全球供需格局造成巨大影响,进而带来原材料价格全球分工、产业配套等一系列的剧烈变化。最终体现在产品价格上,出现中国买什么、什么贵,卖什么、什么便宜的现象。一国产业竞争优势大致有以下几种:因为技术领先形成的技术优势,因劳动力供给充足、成本低廉形成的劳动力比较优势,因某种资源禀赋优质而具备的资源优势,以及油、电、煤、气、运等各类要素成本上的比较优势等。

 

中国工业制造业最大的竞争力在于规模优势。传统观念认为中国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源于劳动力成本,这有一定道理,但实际上劳动力成本在制造业总成本中占比往往为10%左右。劳动力成本高一点、低一点只能影响总成本几个百分点,而一旦形成规模效应,就能够大幅摊薄制造业的各项成本:一是研发成本,二是固定投资成本,三是物流成本,四是市场开发成本,五是原材料采购成本。而且一旦形成规模效应,劳动力成本也会被摊薄。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规模可以影响整个制造业成本的30%~40%。一旦达到了充分的规模,就可以把价格压低30%~40%左右。一类产品只要中国能够生产,马上就能够大幅度压低同类产品售价,这是中国超大规模单一市场的威力所在。

 


 


 


 

 

 

 

在中国这样的超大市场转型中的经济体,必须发挥政府在提供基础性制度、基础性市场设施、要素资源市场化方面的积极能动作用。

 

 

 

 

美国一些专家和政客很难理解为什么中国产品这么便宜,所以动辄对中国企业搞所谓反倾销调查,实际上他们不理解中国市场的特征,倒是那些在中国投资的跨国公司(包括美国公司)尝到了甜头,一直看好中国市场,即使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还加大对中国的投资。从这个意义上说,那些鼓吹与中国脱钩的想法是短视的,是不成立的。

 


 

 

二、建设中国超大规模单一市场仍需深化改革

 

 

 

 

中国超大规模单一市场,仍然在持续发育形成的过程中,还存在四个具体问题,需要持续深化改革来解决。中国超大规模单一市场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有一个发育发展的过程。前面说的这种优势,并没有完全充分发挥出来。

 

到目前为止,中国这个大市场至少还有四个短板,或者缺陷。

 

一是地区间竞争产生的负面效应。在经济学界,地区间的相互竞争比拼经济增速和规模,被认为是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内在动力之一,这的确也是一种客观现象。对此,清华大学经管学院的钱颖一教授有深刻的观察和著述,这种地区竞争有如市场经济一样,是一个无形的“指挥棒”,驱动着地方政府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营商环境,出台优惠政策和招商引资等,这是地区竞争带来的积极效应。但地区竞争也有负面效应,各地为了本地GDP和税收,拼命上项目,加上产业总体上处于低端环节,以至出现了较大范围的低水平重复建设,进而造成大量的产能过剩。因为同样的逻辑,地方政府总是倾向于保护本地企业,甚至保护落后产能,这阻碍了市场优胜劣汰功能的发挥,导致产能过剩此起彼伏。近年来,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这种现象虽有所减少,但仍在一定范围内客观存在。

 

二是城乡二元更加导致市场分割。这表现在要素市场各个方面:劳动力在城乡、区域间的流动仍然受制于户籍制度的束缚;农村建设用地像城市建设土地那样同地、同权、同价的机制还在探索;在商品服务方面,受制于监管能力的差异,一些地方农村流通的商品与城市同类商品看上去很像,但质量标准差得很远,有的甚至就是假冒品牌、伪劣商品;在交通物流市场设施和公共服务方面,城乡市场差距比较明显,制约着商品要素的自由流动,这反过来加剧了发展的不平衡。

 

三是部分领域行政配置资源的色彩仍未褪去。中国的市场经济是由计划经济转型而来,尽管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益完善,但在一些领域计划和行政的浓厚色彩仍未褪去,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的发挥。比如电力领域,直到2021年出现大规模电荒,煤电上网电价才逐步放开。此外,还有一些领域存在不同程度的玻璃门、弹簧门现象。在一些领域的市场准入方面,不同地方的政策各不相同,企业在一个地方能注册,再换一个地方就不行等。

 

四是资本在部分领域无序扩张,甚至形成市场垄断。比如说近几年房地产一业独大,房价高企,对中国经济造成了很大影响。有些资本裹挟着银行贷款无序涌入房地产业,不仅扰乱了城市规划,还给中国经济宏观调控造成了被动。再比如金融业脱实向虚,目前金融业上市公司的利润占了全部上市公司利润的一半,一些资本争夺牌照资源,有的银行表外业务膨胀,部分资金空转在实体经济之外,有的资本打着金融创新旗号搞老鼠仓,前几年出现的P2P(互联网金融点对点借贷平台)就是典型。

 

上述现象反映了中国这个超大规模单一市场仍需要进一步规范和改革。

 


 

 

三、打通关键堵点,推动中国市场由大到强转变

 

 

 

 

《意见》从总体要求、市场基础规则、市场设施、要素和资源市场、商品和服务市场、监管和市场秩序、组织实施保障等方面,一共提出了30条意见。我理解其核心意图就是要进一步打通制约经济循环的关键性堵点,推动形成全国大体一致的市场环境,推动这个超大规模单一市场由大到强的转变。

 

这里有三个要点:

 

一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如果说要素市场化改革是在要素层面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一大市场则是从市场主体所处的营商环境层面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而我想强调的是,中国的市场经济是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基础上进行改革而逐步形成的,经历了一个发展发育的过程,尽管经过多年改革,市场经济四梁八柱已竖起来了,但离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仍有一定差距,更何况中国搞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对此的理解是有为政府才能催生有效市场。在中国这样的超大市场转型中的经济体,必须发挥政府在提供基础性制度(包括市场制度)、基础性市场设施、要素资源市场化方面的积极能动作用,以促进形成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只有如此,才能真正把中国这个超大规模单一市场的威力、活力完全释放出来。

 

二是出台促进区域良性竞争、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意见》的一个意图,是要对区域竞争负面效应进行系统的矫正,而目前实施这种矫正已具备技术条件,可以顺势而为。从技术上看,近几年各地在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制度建设等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现在要做的是统一标准、统一规则、统一接口,让市场主体在哪里都能享受一样的制度供给。从趋势看,随着中国市场的发育,地区之间竞争日益从过去围绕低端产业的同质竞争,向依据各自比较优势进行深度分工的差异化竞争转变。特别是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全面融合的背景下,各地的比较优势正在深刻调整。过去昆明的鲜花只能在本地消纳,需要人们到昆明去赏花,现在得益于冷链技术的进步、航空运输的便捷和电商平台的加持,昆明的鲜花隔日,甚至当日,就能送达上海、北京和深圳的千家万户,这是因为技术的加持,这是一个典型的故事。没有统一的大市场,这个故事不可想象,这样的故事也让欠发达地区获得了新的比较优势。换言之,推进统一大市场建设,正是要让更多这样过去不可能做成的事成为可能。

 

 

昆明的鲜花隔日,甚至当日,就能送达上海、北京和深圳的千家万户。推进统一大市场建设,正是要让更多这样过去不可能做成的事成为可能

 

三是畅通内外双循环,强化中国“引力场”的内在要求。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一方面源于加快形成供需互相促进、产销并进、畅通高效的国内大循环需要;另一方面也是更好地参与国际大循环的需要,是以国内大循环的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来牵引国际大循环,进而推动世界经济稳定、可持续增长。

 

当前,ACEP(中非出口贸易解决方案)已经生效实施,未来超90%的货物贸易将最终实现零关税,服务贸易的市场准入将大幅度放开,非关税壁垒将大幅度减少。中国还提出了申请加入CPTPP(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也就是说,随着中国参与的FTA(自由贸易协定)越来越多,标准越来越高,中国参与国际大循环的交易成本将趋于下降。在这个基础上,如果国内的市场还处于分割、低效状态,要素资源在地区之间、行业之间自由流动的成本仍比较高,就失去了开放的意义。换言之,做好国内市场的功课,是我们更好参与国际大循环、国际竞争,形成吸引集聚全球要素资源“引力场”的根本所在。

 

本文为作者在“第四届政府与市场经济学国际研讨会”上的发言,内容有删节,未经本人审阅

 

 

本文来源:企业家杂志

 

微信编辑:关乔

 


 

上海证券报,新华社主办,中国证监会法定披露证券市场信息媒体,创立于1991年,是新中国第一份提供权威金融证券专业资讯的全国性财经日报,现已形成涵盖报纸、网站、客户端、视频、微信、微博等平台的全媒体财经传媒矩阵。

 

 

 

https://www.haobaihe.com

上一篇:金改概念研究(金改项目)

下一篇:现货交易入门到精通(现货交易骗局)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