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学习网

股票入门基础知识和炒股入门知识 - - 股票学习网!

学炒股app(学习炒股网)

2023-10-14 15:20分类:炒股指导 阅读: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学炒股app,以及学习炒股网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详情介绍:

这3种第三方证券类APP,如何满足用户“赚钱”需求

根据中证登公布的数据:

最新股民数有13863万,预计其中活跃交易的股民数也在7千万-9千万。

在这个庞大的市场之中,绝大多数股民日常使用的是由券商自营提供的PC和APP服务,而证券类第三方APP中如果抛开之前PC时代的三巨头同花顺、东财、大智慧,其他新兴的APP市场份额并不显著。

对于这个问题,我的看法是:证券类产品的核心永远是交易,而受制于牌照和合规等要求束缚,交易被牢牢的把控在券商手中,进而核心用户也会留在券商手中,第三方提供的种种增值服务和良好的交互体验只是锦上添花,不足以动摇整个行业的格局。

一、第三方证券类APP按定位分类

第一类以投顾为核心的提供投顾问答、文章、直播解盘等方式

例如新浪理财师、有看投、摩尔金融。因为证券投资是一件高门槛的事情,大多数的普通散户不具备这样的专业性,而比起自己思考,直接听所谓的大咖讲自然是最无脑最方便的,同时心理按摩和强化认知也是散户需要的。

投顾产品从没有互联网的时代就伴随在各种营业部和大户室,PC时代也是各大软件和社区的一个主打产品,自然在移动端也可以无缝对接。

而目前的证券类APP的投顾产品主要分为两类:

拥有牌照的执业投顾,例如新浪理财师、爱投顾;

依靠个人魅力吸引用户的草根大V,摩尔金融、股票雷达。

实际观察之中,是否是执业顾问对于用户而言并不那么重要,由于证券投资是一个很容易验证的过程,普通用户更看重你能否说服我,而不是你有什么背景。

不过投顾产品虽然是刚需产品,但随着这么多年的发展也存在各种问题:

股市黑嘴:利益纠葛,成名的大v可能会利用自身影响力让散户抬轿子,最近被处以过亿罚金的名嘴就是典型。

信任度难以建立:各种骗子电话、微信让你加好友,每天有老师给你推荐股票,不盈利不收钱种种行为,使得散户对于这种所谓的炒股群、收费老师产生抵触的心理认知。

投顾的不可持续性:不说个股,难以快速聚拢粉丝,谈个股又太容易被打脸。用户要求不断提高,单纯的文章无法满足和吸引新用户情况下,就需要展示实盘成绩,而大多数投顾的实盘成绩并不好,因为如果真的做的好,会有做私募等更好的出路。

除此以外还有对于成名投顾,平台掌控力下降,投顾会被愿意出更高薪的平台挖走,或者干脆自己做公众号变现。

不过不论存在怎样的问题,只要国内证券市场依然保持这种散户为主体的状态,投顾产品或者说类投顾服务对于普通用户都是一个刚需的存在。

第二类以交流社区为核心的APP

例如雪球、牛股王、淘股吧、集思录等。社区类产品可以说是投顾的来源地,因为优秀的草根大V多数是通过在社区内的优质发言,进而获得粉丝以实现自我商业化。

而且社区类产品天然不缺乏内容,每日行情源源不断的提供着新的话题。社区类产品的用户行为和其他证券类产品也有不同,最大区别就是访问时间,多数股民会在交易时间访问APP,而社区类产品的股民更偏向于在晚间休息时间活跃。

优质的社区可以确保充足的用户活跃时长,但社区变现一直是一个难题,交易佣金抽成、基金代销、私募孵化是目前的一个方向。

第三类近年逐步出现的智能选股,量化投资类APP

说起智能选股,其实在PC时代就有所谓的买卖点分析,有些软件依靠这些功能也实现了大卖。随着开发水平和数据处理能力的提升,现在的量化工具类产品不单单提供一些基础的数据整理,还有更复杂的多因子选择,历史回测、择时、仓位控制等,当然这部分还并不成熟,可以说是一个比较新的方向。

提供基础数据分析的例如股票灯塔、换手率、快涨等,提供量化选股的例如果仁网、量加股票等。

量化投资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

如果是从一些数据的角度,去分析股票的价值,决定股票上的投资行为,那么这个事情显然是投资的正道,是行得通的。指数基金被认为是非专业投资者投资的优质工具,它本质上也是“量化”选股选出来的一组股票。

如果是用计算机的计算能力,去找资本市场定价的BUG,去修复这个BUG或者套利,那么这个方法也是资本市场上的重要投资方法。

如果是用资本市场过去的一些表现,来预测将来的股价,也是一种“量化”。重点要看数据的深度和预测的精细度,我们可以根据pe和pb的大小来判断大致股票价值高估还是低估,但是不能预测明天涨还是跌。

二、第三方证券类APP如何满足用户赚钱需求?

不论何种第三方证券类APP都是围绕更好的服务股民而出发,提供基础交易之外的增值服务,更及时新闻资讯,更深度的分析报告,更丰富的数据维度,更全面的公司调研,更专业的投资经验,一切的根本都是更充分的信息供给,试图去抹平证券市场存在的信息不对称性。

但是这些信息能否发挥作用,能否让股民赚到钱那还是要看个人的悟性和天赋。

对于一个小白用户而言,券商提供的基础行情和交易功能可能不足以支撑他的投资,这时一个专业的投顾建议会对他初步了解市场,了解行业起到引导作用,比如在14、15年牛市时候牛股王用大量牛人来俘获小白用户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而优质的投资思路文章,对公司和盘面的解读都有助于用户进一步的学习,这就是社区类产品能提供给有一定投资基础用户的内容,信息不在是单向的输出,而是多维度的交流。多角度的解读和争论之后会带来对一个思路和对一家公司更深刻的认知。

然而对于已经形成一定自己投资思路和投资方法的用户而言,更专业的数据分析和数据供应才是他们的需求,这时需要的就是更偏量化的数据类产品。

所以目前的三大类第三方证券APP其实满足的不同层次的用户,我们在日常的运营之中也应该根据自己的产品功能,对于用户进行分群,同时引导用户升级,用户的升级可以从金融角度和互联网角度两方面来做,这块内容比较复杂,放在下一篇文章详细探讨一下。

在目前国内股市七赔二平一赚的现状下,证券类APP其实很难实现帮用户赚钱的愿望,不过赚钱虽然是用户的终极愿望,但是交易的快感和不断了解新内容的获得感也是用户呆在股市的一个原因,那么在周期性非常强的证券市场中,弱周期即熊市时候,应该更侧重于另外两点来引导用户。

这也是为什么主打短线投资的APP永远是最热门的存在,快进快出满足了券商的佣金需求,也满足APP的活跃量需求,同时满足股民的交易快感,唯一缺点就是大概率会亏钱,不过小赌怡情嘛。

综合来说:投顾类产品是建立信任度和更好的心理按摩,社区类产品需要尽可能多的话题性,而量化工具的核心就是易用性和准确度。

第三方证券类APP不一定可以帮用户赚钱,就好像你使用了一堆知识付费工具,也不一定能学到什么知识一样。但是它可以满足用户了解市场,提升经验,增长见识的需求,能让用户不断成长就是最大的黏性所在。

本文由 @Henrydu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

以为是在用App炒股?其实是在“裸奔”!这3款证券类App把你的个人信息都曝光了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7月16日,APP专项治理工作组官网再次发文,“剑指”40款存在收集个人信息问题的App运营者,并要求他们尽快整改。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这40款App中金融类多达17款,其中证券类的包括有老虎证券、富途牛牛、同花顺(300033,诊股)等3款App,借贷类的则有14款,包括拉卡拉(300773,诊股)、人人贷借款、宜人贷、悟空理财等以及目前热播网剧《长安十二时辰》中经常插播广告的Ppmoney出借。

3款证券类App存在收集个人信息行为近年来,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App)得到广泛应用,但同时,App强制授权、过度索权、超范围收集个人信息的现象也大量存在,导致个人信息“裸奔”的现象频频发生。

根据《关于开展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专项治理的公告》(下称《个人信息专项治理的公告》),受中央网信办、工信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委托,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国消费者协会、中国互联网协会、中国网络空间安全协会成立App专项治理工作组,对用户数量大、与民众生活密切相关的App隐私政策和个人信息收集使用情况进行了评估。

7月16日,App专项治理工作组官网再次发文,“剑指”40款存在收集个人信息问题的App运营者,并要求他们尽快整改。App专项治理工作组表示,近期,经评估发现,有40款App在个人信息收集使用方面存在问题,且未公开有效联系方式。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这40款App中金融类App多达17款,其中证券类的包括老虎证券、富途牛牛、同花顺等3款App,借贷类则有14款,包括拉卡拉、人人贷借款、宜人贷、悟空理财等以及目前热播网剧《长安十二时辰》中经常插播广告的Ppmoney出借。

此外,还有包括一些知名的App诸如糗事百科、WIFI万能钥匙、安居客、云集、墨迹天气等也同样榜上有名。

App专项治理工作组表示:“请上述App运营者于本通知发布之日起10日内联系工作组,领取整改通知,于本通知发布之日起30日内完成整改并向工作组提交整改报告,逾期未领取整改通知或未完成整改的,工作组将建议相关部门予以处置。”

收到举报信息近5000条《中国信息安全》杂志2019年第4期曾披露,常见困扰网民的App乱象包括三个,首当其冲就为网络借贷,其次是账号无法注销,还有就是个性化推荐引发隐私焦虑。

在网络借贷方面,央视3路15晚会曾曝光“714高炮”乱象,揭露网络违法借贷行为令不少网民深受其苦。据网友反映,此类App在用户安装使用时需要用户授权读取通讯录、相册等信息,用户提交身份证等实名信息获取贷款后,一旦逾期,借款人则连续拨打电话催款、发送短信骚扰通讯录好友、非法传播用户身份证信息和照片等隐私信息,其中甚至夹杂恐吓、勒索等行为,严重侵害网民的切身利益。

不可否认,App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民生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在大数据时代,一些企业通过App强制授权、过度索权、超范围收集个人信息已成为潜规则。企业获取个人信息越多,就越能精准地绘制消费者画像,从而达到流量变现的目的。与此同时,企业在获取消费者个人信息后,在数据保存及利用上的安全隐患也一直为人诟病。

《个人信息专项治理的公告》中提出,有关主管部门应加强对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行为的监管和处罚,对强制、过度收集个人信息,未经消费者同意、违反法律法规规定和双方约定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发生或可能发生信息泄露、丢失而未采取补救措施,非法出售、非法向他人提供个人信息等行为,按照《网络安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依法予以处罚,包括责令App运营者限期整改;逾期不改的,公开曝光;情节严重的,依法暂停相关业务、停业整顿、吊销相关业务许可证或者吊销营业执照。

截至5月下旬,App专项治理工作组收到举报信息近5000条,其中实名举报约1700条,共涉及1800余款App。除首此被要求整改的30款App外,又分批次组织了两批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评估工作,涉及近300款App。

https://www.haobaihe.com

上一篇:如何炒股票新手入门教程(如何炒股票新手入门书)

下一篇:炒股入门知识(炒股入门与技巧(增强版)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