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学习网

股票入门基础知识和炒股入门知识 - - 股票学习网!

滚雪球卡通图与滚雪球私募近期状况

2024-04-21 09:24分类:炒股经验 阅读:

 


        如果说,这个八月有底色,那么一定是喜庆的红色。

        无论是阿里联姻苏宁,还是小米牵手滴滴,都为各自行业带来了足够的话题与冲击力。更重要的是,我们又再一次相信“爱情”了,这次,连喜羊羊都和哪吒“在一起”了, 还有什么事情是不可能的呢?

        8月12日,因《十万个冷笑话》等作品建立起名气的“有妖气” ,被奥飞动漫拟以9.04亿元人民币收购100%股权。奥飞动漫是中国最大的动漫文化集团,而有妖气则是中国第一的原创动漫网络平台。双方都是ACG领域中的“大咖”,因此这一次“喜羊羊”牵手“哪吒”,也被行业普遍认为是“门当户对”的“强强联合”。

        更令人感兴趣的是,这种并购模式的未来前景会是如何?喜羊羊与哪吒的联姻,究竟能否引领国产动漫的再一次“复兴”?有妖气的互联网基因能否推动中国动漫行业进入一个新纪元?

一、震惊:奥飞9亿收购有妖气,成中国动漫行业史上最大并购案

 

        9.04亿元,迄今为止国内动漫产业最大的一场收购案,在这个注定不平凡的八月产生力。不少人感慨,这也是国漫扬眉吐气的一天。但往更深的一层看,这事实上也是国漫从最原始的模式,到互联网、再到游戏以及泛娱乐的一个跨越。

“惊天交易”的背后是众人的疑问:在国内互联网巨头都纷纷向动漫文娱产业砸巨资的时候,有妖气为何选择奥飞?奥飞又缘何看中有妖气?这家以喜羊羊形象行世的动漫公司,未来又会给市场讲一个什么样的“IP生态故事”?

       作为国内首家动漫上市公司,奥飞动漫旗下拥有《喜羊羊与灰太狼》、《铠甲勇士》、《巴啦啦小魔仙》等众多明星级动漫IP。但是,这些IP的消费群体主要都集中在12岁以下的低幼年龄层,随着这些儿童年龄的长大,也意味着奥飞原有的消费人群,将必然出现流失的现象。而“有妖气”的用户年龄层主要是12岁以上。这次牵手无疑是一个很好的互补。

       而奥飞的加入,将为有妖气开拓更多的衍生环节,电影、游戏、消费品等等,特别是消费品,对有妖气的宅迷们更是天然需求。一个完善的产业生态下,内容会变得更丰满,又是一种良性的带动,让更多动漫创作者加入进来。

二、有妖气超过40000部作品,以互联网改变国漫命运


       近日,中国原创动漫作品《雏蜂》宣告将于8月15日正式登陆日本播出,成为中国原创动漫“逆输出”日本的第一例。

        而在此之前,同样是由“有妖气”平台上发掘出来的《十万个冷笑话》,已经创下了多个奇迹,《十冷》的同名漫画、动画片的网络点击量均超20亿人次。《十冷》的同名电影则成为中国电影三十年来票房回报率最高的电影之一。

        今天,我们见到的有妖气平台,是充分借助互联网的平台模式,孵化了一个个有实力的原创动漫作家,像2010年6月开始在有妖气上连载,以其犀利的吐槽风格,引发受众广泛好评的《十万个冷笑话》已经走过了四个年头,同时它也创下了国产原创漫画点击超过20亿的记录。

        “有妖气”带来的,不只是IP的衍生价值,更重要的是建立了一批数量可观的高忠诚用户。有妖气依托国产原创动漫平台作为入口,让泛娱乐红火的今天有的放矢,因为有妖气深谙互联网动漫是什么:是为了让每个人都可以来尝试创作漫画。相对于互联网动漫的开放性,传统的动漫平台则往往带有一定的偏见,,漫画作品要符合杂志的定位,要看编辑是否喜欢,而编辑往往只能迎合某一类受众。而在互联网上,作品面对的是所有读者,只要他们喜欢就有存在的意义。有妖气的互联网思维和基因,恰恰是国产动漫内容得以生生不息的源泉,也是国产动漫迎来再次复兴的关键所在。

三、《大圣归来》之后:喜羊羊接下来要做什么?

       在刚刚过去的7月,《大圣归来》、《捉妖记》等动漫电影火爆的展现在市场的面前时,我们恍然惊醒:原来中国成人动漫市场空间竟如此巨大!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的数据显示,去年国产动漫影视市场净额约为10亿,市场总额约为76 亿。预计国产动漫影视的市场净额空间中枢约为58 亿,市场总额空间中枢约在320 亿。

      毫无疑问,这是一块空前巨大的市场蛋糕,而喜羊羊和哪吒的牵手,显然就是奔着这一块蛋糕而来。

       在发布会现场,奥飞就宣布,被粉丝戏称为“妖气三大漫”的《端脑》、《镇魂街》、《雏蜂》将拍成真人大电影,这3部电影会由奥飞影业、妖气影业、剧角影业和美国451集团联合打造,效仿漫威以超炫的视觉特效和真人演绎,整合好莱坞资源,将作品带入新的高度。而除了这3部代表作,包括《十万个冷笑话2》在内的8部大电影计划也在本次发布会集中曝光。这是中国动漫电影史上最大的一项电影计划。

       当然,喜羊羊想做的,不只是拍动漫电影那么简单,“泛娱乐”才是喜羊羊的秘密武器。IP 作为永续经营资产,滚雪球般不断放大、增值,奥飞未来将充分享受IP 价值在国内重估和商业化爆发的红利。”

       可以作为国产动漫企业参照面,作为全球传媒娱乐霸主迪士尼,目前市值已经将近2,000 亿美金,并且在过去5年涨了3倍以上。究其持续上升背后的秘密,就在于迪士尼不断强化IP 作为核心竞争力,在短短6年内,3次大手笔收购皮克斯、漫威、卢卡斯影业,拥有全球顶级IP,为其发展保证了充足的IP能源。

        有妖气平台上拥有很好的IP+内容创意,与奥飞动漫整体平台结合后,可以创造更大的商业价值,它甚至可以引领ACG行业发生新的变革。同时,互联网的优势内容又反过来促进奥飞“IP生态”的延展,在IP的持续自我价值循环上升中,逐步打造“新世代的迪士尼”。从这层面看来,9.04亿元的故事还仅仅是个开始,更多的“喜羊羊”故事还在路上。

 

 

明星私募屡现爆仓 现状背后值得反思 2015-07-18 09:32 文 / 孙靖|期货日报 已阅 38542

“潮水褪去,才知道谁在裸泳。”投资大师巴菲特的这句经典,在本轮A股断崖式暴跌后表现得淋漓尽致。全民皆股的时代,狂欢过后大部分散户被拍在了沙滩上。正当他们在戏谑地调侃“爱过、赚过”之际,清水泉、福建滚雪球私募产品爆仓的消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网络上发酵蔓延。

“明星”私募遭遇滑铁卢

7月15日,清水源在其网站发布公告,称成立于2015年5月26日的清水源30号基金于2015年7月3日收盘后,份额净值低于止损线,进入止损变现流程。由于截至2015年7月13日仍持有流通受限证券等原因,该基金进入清算并先行分配已变现部分。2015年7月14日,该基金份额净值为0.562元。

同日,打开福建滚雪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网站首页,一封《福建滚雪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致投资者的信》及其所有产品的净值表,位居非常醒目的头条位置。由于对极端行情的预估不足,滚雪球4只产品净值出现极大波动,并一度击穿产品止损线,但最终3只产品回到了止损线,而由招商证券托管的滚雪球3号净值跌穿止损线,达0.45。

与私募阳光化之前业绩好坏都可以掖着藏着不同,本次两家私募都在其网站对相关爆仓产品情况进行了公示和说明。其实,在本轮历史罕见的A股暴跌中,跌穿止损线或者进入清盘的私募并非只有这两家。之所以备受关注,是因为他们身上曾经的“明星光环”。

清水源公司管理的基金成立三年多来累计收益率1046%,获得金牛奖三年期累计业绩第一名,且比第二名高出300个百分点。每年均取得稳定高收益,2012年收益22.3%,2013年收益超过40%,2014年收益率123.9%。其成立于2011年11月23日的清水源1号(全称“兴业信托-清水源1号证券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截止至2015年6月12日,最新净值为12.3046元,累计收益率1130.46%。

福建滚雪球由“林氏三姐弟”林波、林军、林涛执掌,2014年他们的产品“重庆信托—福建滚雪球”以273.80%的收益曾经夺得私募基金亚军。如果将时间拉长,滚雪球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其5年创造70倍的业绩“神话”。那句广为人知的“投资就像‘滚雪球’”的经典语句曾在投资圈风靡一时。

原因:经验失灵 风控不到位

两家私募对于跌穿止损线都向投资者给出了解释。一方面,本轮股市由于去杠杆引发的一系列连锁反应造成恐慌性抛售,严重引发了资本市场流动性危机,大量个股无量跌停。调整的极限远超预期,也超出了私募管理人对于牛市和熊市转换的经验判断。与此同时,政府救市措施不断升级,对私募管理人产生了较强情绪扰动。另一方面,私募管理人本身在风险控制上的不及时、不严格、不到位,是一个重要原因,甚至可以说是决定性因素。

清水源表示,公司一直在反思本次股灾的教训,尤其是两点:第一,对市场调整的速度和力度估计不足,以至于在调整初期仍习惯性采取调仓,而非减仓的传统方式来应对市场下跌,由此错过了流动性危机爆发前进行减仓的最佳时间窗口;第二,过度追求产品的同质化,在选择仓位和配置策略时忽略了不同产品的风险承受能力差异,直接导致部分安全垫较低的新发产品面临止损和清盘压力。

再来看滚雪球。根据其网站最新公开资料显示,福建滚雪球公司管理的基金产品一共28只,本轮暴跌中共有4只基金配置股指期货跨期套利的仓位较大,产品净值出现极大波动,不过有3只产品最终回到了止损线上,“滚雪球3号”产品净值则跌破止损线,仅为0.45。

除这四只产品外,其余24只产品规模为30亿元,主要投资于大盘蓝筹股,也配置了部分股指期货跨期套利,最新净值分布在1.00元~1.31元之间, 2013年7月发行的长盛-福建滚雪球1号基金净值为3.43元。

对于同一公司管理不同产品出现如此大差异,滚雪球解释为股指期货跨期套利在正常年份属于中收益低风险的稳健类投资策略,但在2015年7月上旬股指期货市场出现罕见的连续跌停后又连续涨停的极端走势,让一向稳健的套利策略出现了流动性风险,平仓策略无法实现。

笔者曾就此致电滚雪球林波,却未能接通。对于这一解释,部分业内人士认为有些牵强:四只净值破“1”的产品都加大期指跨期套利策略,但三只回到止损线上,一只却跌落到0.45,令人费解。而且,7月上旬救市多措并举下,市场正常波动受到干扰,继续较高仓位进行套利操作本身也要打个问号。更何况,从0.7到0.45,期间如此大的落差,在期指套利操作中有些不可思议,本质上还是风控没到位,或者是技术系统没有同步提升。

本次两家私募产品的爆仓,也凸显了私募的独立风控问题。以前通过基金、信托、证券、期货公司等通道发行产品时,这些机构往往都会对私募进行风控,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爆仓的概率。而阳光化后,私募可用自有牌照发产品,施加在私募身上的外部风控枷锁陡然打开。产品风控主要依赖私募自身以及投资者的监督,对私募的风控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明星私募规模大跃进的背后

2014年滚雪球的股票私募产品以267%的收益斩获全国亚军,成为当年最大的黑马,这为滚雪球以及林波带来了极大的荣誉和关注度。

很快,在各方造势和渠道方的积极推动下,滚雪球产品密集发行,除最早一只产品外,其余27只产品均成立于2015年2月到6月。仅半年时间,滚雪球的产品规模就迅速突破30亿元。

“市场就是这样,热衷于追捧‘明星’。”一私募管理人告诉笔者,一个私募只要某一年业绩特别突出,就会迅速吸引投资者眼光。各产品销售渠道方也趁势推广,在强化营销效果甚至采用“收益率两个月翻倍不再是神话”等诱人措辞。

在一片沸腾之中,私募管理人很容易自信心膨胀,也很少有人会去冷静地分析私募机构的产品管理、策略管理和风险管理能力,以及过往的盈利模式在未来能否被大规模地复制。

规模扩大以后,私募面对的首要问题就是产品和策略管理。私募究竟是坚持自己的策略选择投资者,还是根据投资者的需求来调整自己的策略和资金配置,这个矛盾一直困扰着一些私募。

“低估时做多现货,高估时衍生品做空,估值合理时组合套利”,遵循巴菲特价值投资的滚雪球配置灵活。其24只产品主要投资于大盘蓝筹股,也配置了部分股指期货跨期套利,但有四只加大了期指跨期套利产品。“如此看来,貌似24只产品是股票私募,而这四只是偏期货。”一私募人士分析,不明白为何对这四只产品做出资金配置的调整。

规模扩大后,对投研、风控和技术系统的要求也进一步提高。在30号产品跌穿止损后,清水源在深入反思后,提出后期操作策略上,将重点在强化风险控制的基础上突出配置和选股。

一方面,吸取股灾经验,推行不同产品的仓位分档,将产品分类和产品复制策略相结合,有效控制低安全垫产品的仓位,增强风险防范能力;另一方面,更好的发挥公司投研团队在配置和选股能力上的优势,吸引优秀投资人员加盟,优化投研会集体讨论与决策机制,更高效的发掘优质品种,获取超额收益。

同时针对本次股灾中暴露的问题,对整体的市场、投研和风控体系进行改革,健全风控机制。设置专门的风险控制委员会,专门负责对不同产品的仓位高低、持股集中度进行动态跟踪和及时预警,风险控制部有权在关键时刻直接向交易部下达阻断风险的指令。

善后处理各不同

私募产品跌穿止损点后,超出止损线部分的亏损怎么处理也在本次爆仓事件后成为关注的焦点。笔者采访了几家私募机构,在其与投资者的合同中,均只是约定了一个止损线,但对于跌穿止损线后怎么处理并未明确约定。一些私募表示,跌穿止损线后怎么处理,最终还是看产品管理人、投资者和渠道方等几方的协商。

清水泉称,将把从2015年7月1日起三年内公司净利润的20%作为投资者专项基金,作为此次清盘基金持有人的安抚,具体实施细则还有待和渠道及渠道客户沟通。

福建滚雪球则称,公司拟与投资者变更相关合同,福建滚雪球将自有资金1000多万注入招商证券托管的滚雪球3号,将净值提高到0.7元。作为基金持有人资产,公司不再回收。假设净值在1.5元以下,他们不计提业绩报酬;净值超过1.5元,他们只收取1.5元以上部分的业绩提成。

相比于去年明星操盘手刘增铖在产品跌破止损线后“无力偿付”的态度,在善后处理上,清水泉和滚雪球对投资者更有责任感,尤其是滚雪球自己出资1000多万提升产品净值。“滚雪球这么做,既是为了安抚客户情绪,也是为了其名誉。但这样一来,是否会成为行业惯例,值得关注。”有关市场人士指出,超出止损线的部分,大部分产品合同条款约定淡薄。

是不是跌穿止损线,不管什么原因都要赔,还是可以有豁免;投资者能否通过法律途径进行追偿等等,这些问题都有待明确。实际上,目前操作中,一些产品只要跌穿止损线不多,产品管理人也尽职尽责主动采取措施减少损失,大多数都是不了了之。只有深度跌破止损线的,才会触发赔偿。

做理性的投资人

明星私募快速崛起的背后,是蜂拥而至投资人的追捧。“投资者很现实,永远跟着收益的指挥棒走。”华东地区一私募告诉笔者,去年股票开始走牛,极大提升了投资者的收益预期,对冲基金和期货CTA很难入投资者法眼。一些追求稳健投资和复利增长的私募,也难以吸引投资者眼光。大量的投资者涌入股市,或者购买股票型公募和私募基金产品。

华南地区一家私募机构负责人告诉笔者,今年上半年他们做了充分产业调研后,发现实体经济并不支持股市走这么高,因此对股市很保守,结果被客户“骂”。还好他们坚持自己的投资理念和逻辑,未被客户左右,理智帮助他们躲过了股灾。

在一个浮躁的氛围中,市场各方都很亢奋。然而,当潮水褪去,受伤的投资者才幡然醒悟:原来年化20%-30%的收益率真的挺好的。一些抢购明星私募、行业大佬产品的投资者更是感慨:原来大佬也不可靠。

信心受挫,令投资者的对外投资开始变得谨慎起来。笔者了解到,目前新私募产品的发行氛围,与此前不可同日而语,一些高净值客户明显表现得更加小心翼翼。

国内产品投资人往往忽冷忽热,牛市中预期提到天上去,熊市中预期跌到地板上,令私募管理人感到无所适从。

“做私募,客户关系管理是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国内很多私募,从草根操盘手出身,做交易很擅长,对于客户关系管理并不擅长。”上述华南私募负责人表示,目前国内私募大多通过渠道方销售产品,与大多数投资者并没有直接的接触,使得渠道对客户的影响力更大。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精彩评论

分享你的评论?请先登录。

https://www.haobaihe.com

上一篇:大学生模拟炒股心得总结500字

下一篇:手机上怎么炒股新手入门还有手机上怎么炒股方便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