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学习网

股票入门基础知识和炒股入门知识 - - 股票学习网!

必应国际板(国际板概念股推出)

2023-06-07 15:33分类:均线 阅读:

我想,最近许多朋友的生活中,可能或多或少都被 ChatGPT 刷屏了。

 

你或许已经看过了许多相关的文章。它们或许从商业角度出发,告诉你 ChatGPT 引发了怎样的商业浪潮;或许从技术角度出发,告诉你 ChatGPT 的原理和技术有多厉害;又或者,直接向你推销各种各样的类似产品,告诉你这些产品多么有前途……

 

但这些,离我们的生活都有些遥远。你可能看了很多文章,依然没有搞明白,ChatGPT 究竟是什么,它跟我有什么关系?

 

因此,今天,我想简单聊聊这个话题。

 

如果你对 ChatGPT 从未听闻,那希望能告诉你一些新信息;如果你对此感兴趣但不熟悉,那希望能为你提供一点指引。

 

因为今天的文章较长,所以做了一个简单的大纲:

 

  • 1)ChatGPT 是什么?
  • 2)ChatGPT 能做什么?
  • 3)ChatGPT 的缺点和问题
  • 4)ChatGPT 的未来前景
  • 5‍)微调:训练你自己的人工智能
  • 6)ChatGPT 会替代什么岗位?
  • 7)结语

 

 

ChatGPT 是什么?

 

ChatGPT 实际上不是一个新事物。它是2022年11月推出的,刚推出的时候我就使用了,还在知乎发了一条想法吐槽了一下。

 

没想到,时隔两个月之后,随着微软及一票商业公司的入场,它又开始火了,火得家喻户晓。

 

那么,ChatGPT 究竟是什么?

 

从原理上来讲,ChatGPT 其实也不是新事物,它背后的基础,是母公司 OpenAI 在几年前发布的自然语言模型 GPT。对人工智能有所了解的朋友一定知道,OpenAI 于 2018 年发布了 GPT-1,首次让人工智能能够让人类一样「理解文字」、写出文字。

 

随后几年里,OpenAI 陆续推出了 GPT-2、GPT-3,用更庞大的参数实现了更精细的学习。通俗来说,就是让人工智能更「像人」了。

 

目前 GPT-3 已经用在了很多场合。像国外已经有用 GPT-3 来写新闻的应用,至于用 GPT-3 写小说、生成游戏台词、生成代码,也都在探索中了。

 

而 ChatGPT,就是在 GPT-3 的升级版 GPT-3.5 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包装、微调、优化,所做出来的产品。过往的 GPT-3 只是一个底层引擎,必须接入到一个软件中才能使用。而 ChatGPT,可以理解为 OpenAI 自己为 GPT 做了这么一个软件,让用户可以直接使用它。

 

所以它才叫 ChatGPT,也就是「可以聊天的 GPT」。

 

那么,GPT 又是什么呢?它的全称是 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生成式预训练转换器。简单来说,它的原理是:先给它提供一个庞大的语料库(通常是直接从互联网上抓来的),让模型通过上千亿个参数对这些文本进行打散、标记、学习,构建起一个复杂的预测模型。

 

然后再依据这个预测模型,判断一个单词在这个情境下应该接哪一个单词。就这样一个一个单词串起来,形成一段话,或者一篇文章。

 

这种预测的模式,其实跟我们大脑的学习和加工模式是非常相似的(详见《打开心智》第一章)。因此,这也是它能够更「像人」的一个重要原因。

 

我们可以用三层模型来理解:

  • 这个模型背后无需人工参与的「无监督」式预训练自学习原理,或者说让模型像大脑「自由生长」的过程,就是它的动力层;
  • 借由这个原理所完成的 GPT-3.5,就是一个结构层,是 ChatGPT 起作用的主要基础;
  • 而对这个 GPT-3.5 进行包装、优化所形成的 ChatGPT,就是一个交互层,它的本质就是加了一层更友好的用户界面和交互方式,让个人用户能够更容易地应用它。

 

 

ChatGPT 能做什么?

 

了解完 ChatGPT 的原理,我们自然会关心一个问题:就目前而言,ChatGPT 究竟能做什么?

 

1)回答问题。

 

这可能是 ChatGPT 最简单的应用。你在聊天界面里向它提问,比如「波粒二象性是什么意思」,它就会用流畅的语言向你解释,把这个概念讲解得非常清楚。就我试用的体验而言,效果非常好,简洁晓畅,表达能力胜过许多人。

 

2)撰写文章。

 

你可以向它提要求,让它按照你的要求撰写一篇文章。这是我去年做的一个实例,大家可以看看:

 

 

 

质量还是挺像模像样的。

 

在这个基础上,可以有非常多针对性的应用。比如:

 

你可以让它撰写一封邮件,告诉客户你的报价,并且用礼貌、恳切的语言去表述。它写出来的作品保证用词精确,句子流程,比一般人写的要好;

 

你可以给它一个主题,再给一些背景和指引,让它撰写一份策划方案,甚至让它帮你想创意、提供各种不同方向的点子和灵感。这可以帮你节省大量时间精力;

 

你可以给它一些数据,让它根据这些材料撰写一份报告。它会非常智能地组合这些材料,生成一份文质兼美、结构清晰的报告,省去你斟酌文字的大量功夫;

 

你可以给它一个选题,让它生成大量内容、风格和行文都截然不同的文章,发布在各个平台上。据说已经有一些营销号开始这么干了;

 

你甚至可以让它按照老师的要求写一篇论文。实际上,国外已经有许多学生开始用 ChatGPT 完成作业了,也开始有大学教授跟 ChatGPT 「斗智斗勇」,比如要求学生现场写作,要求学生解释每段话的意思,等等。

 

所以有一个笑话是这样的:

老师对 ChatGPT 说:请帮我想一个题目;学生对 ChatGPT 说:请按照这个题目帮我写一篇文章;助教对 ChatGPT 说:请帮我给这些文章写评语并打分。

 

3)总结提炼。

 

ChatGPT 还有一个非常强的能力,就是对输入的材料进行总结提炼。比如:你可以给它输入一篇文章,让它概括文章大意;或者给它输入一段讨论,让它总结主要观点和论证。

 

现在也已经出现了一些产品,利用 ChatGPT 背后的 GPT 构建,能够实现这样的效果:你输入一个视频、一个播客,AI帮你收听,听完,用简洁的语言总结出视频或播客的要点,呈现给你。

 

4)生成代码。

 

许多程序员朋友盛赞 ChatGPT 的一点,在于它的代码能力非常强。你提一个要求,比如「如何实现XXXX效果」,ChatGPT 会告诉你几种可行的方案,并提供这些方案的主要函数和算法;你向它提问,比如「在XXXX情况下出现了一个bug,为什么」,ChatGPT 会告诉你几种可能的原因,并告诉你如何处理每一种可能性。

 

我自己试了一下,我觉得它写代码的能力比我强多了,大概有100倍吧。

 

之所以 ChatGPT 能够掀起这么大的热潮,一大原因是因为它太「像人」了。你会感觉,跟你对话的似乎不是一台机器,而是一个非常聪明,几乎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并且能满足你任何要求的人。这一点,令许多人欲罢不能。

 

这表现在几个地方:

 

1)每一次跟 ChatGPT 聊天时,只要你不关闭窗口,你说的每一句话都会成为它的「上下文」。

 

换言之,你可以像跟真人对话一样,不断问它「然后呢?」「还有吗?」,或者表达你的态度,它会给出像真人一样的回应,无需你不断重复、补充、完善问题。

 

举个例子:你抛出一个话题,它回答,你对它的回答里有个地方不太满意,可以直接指出来,它会道歉,然后给出一个更好的、满足你要求的回答。这个过程非常自然、流畅,你就像在跟一个真人对话,它能完全理解你的每一句话,并给出合乎逻辑的回应。

 

2)得益于海量的训练参数(GPT-3 有 1750 亿个参数),ChatGPT 的文字生成能力非常精细,质量极佳。

 

它写的文章,表达能力甚至强于许多不擅长写作的普通人。我有时向它提几个问题,它给出的回答会让我感到「有启发」,或者是一个新的角度,或者是一个完善的框架,这已经非常有价值了。

 

 

ChatGPT 的缺点和问题

 

但是,ChatGPT 也并非绝对完美。实际上,就目前而言,ChatGPT 依然存在好几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最严重的问题,就是 ChatGPT 的错误率实在是太高了。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这是我去年用 ChatGPT 测出来的实例:

 

 

为了模仿一个外行人,我刻意把问题写得不太准确,可以看到,答案非常离谱。这可能跟 ChatGPT 的训练语料库主要是英文材料有关。用英语提问的话,答案的正确率会提升,但依然会出错。

 

并且,ChatGPT 往往会用非常自信、言之凿凿的语气来回答问题。这就导致了,如果你是一个外行人,很多时候你可能压根没办法分辨它给出答案的准确性。哪怕是内行,对于一些较为琐碎的细节,也很难去验证。

 

去年 ChatGPT 刚发布时,知名的程序开发交流论坛 Stack Overflow 就很快将其封禁。官方的解释是:这是因为 ChatGPT 给出的答案经常有错误,但我们很难看出错误在哪里。

 

从我的角度来说,如果一款人工智能工具,100次回答里面有3-5次是错误的,那我可能就不会用它。因为我很难判断它会不会再某一次突然犯一个大错误,给我造成严重损失。

 

实际上,我可能希望等它的错误率达到千分之一以下时才会去使用。但就目前来看,可能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达到这个水平。

 

另一个问题是道德伦理问题。

 

ChatGPT 是一个人工智能程序,它只会忠实地按照内在的预测模型回答问题。因此,如果你向它进行诱导性提问,那可能会得到一些偏离道德伦理的答案。这可能会引起不必要的负面反应。

 

尽管官方已经在不断修复漏洞了,但毕竟防不胜防。再者,你修复得越多,也就意味着这个工具能够发挥作用的场景越少。这可能是一个需要考虑的平衡。

 

最后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是摄入信息的水准问题。

 

ChatGPT 不能凭空生成信息,它所有的知识,都只能来自于它被喂养的语料。那么,显而易见,它所能够提供的答案,能够输出的内容,也不会超过这些语料的平均水平。你不可能指望它摄入一大堆插科打诨的帖子,要求它写出《三体》。

 

而由于互联网上存在大量的劣质信息,这就导致了:ChatGPT 摄入的信息越多,它整体的水平可能也就越低下。

 

遗憾的是,我们至今还没有一套可靠的方法,能够客观地判断内容质量的优劣。高引用的论文也可能是错的,名气颇大的学者也可能是灌水出来的,关注者颇多的 KOL 也可能是营销号。

 

而如果依赖于用户的点赞或转发等数据去判断内容质量,常识和经验告诉我们:这样带来的势必是大量哗众取宠、吸引眼球的劣质内容,只会更严重地污染这个池子。

 

并且,随着大量工具和服务开始使用 ChatGPT 等工具,大量由人工智能生成的文章会充斥互联网。这就会造成「自产自销」。一旦人工智能只能喂养由其他人工智能产出的语料,它的水准就将会遭遇一面难以打破的障壁。

 

有研究认为,在5-10年内,互联网上的内容可能就会被用光。届时,人工智能将成为无米之炊,只能再次反刍自己所产出的信息。

 

这可能会是制约 ChatGPT 等 AIGC(人工智能生产内容,AI Generated Content)工具的一个最严重的问题。

 

 

ChatGPT 的未来前景

 

如果我们用乐观的眼光去看待,认为 AIGC 能够克服上述这些问题,那么,它对我们的生活,会带来什么样的改变呢?

 

1)搜索。

 

互联网发明之前,我们的信息获取可以说是搜索1.0时代。那时,我们只能到图书馆去查阅资料,用卡片和笔记本做笔记,通过摄影或手抄的方式记录,繁琐,麻烦,成本又高。因此,「做研究」成了一件阳春白雪的事情,只有少数人有能力去做。

 

后来,有了互联网,有了搜索引擎,大量的信息被电子化,放到网络上。我们获取信息的方式被大大拓宽了。只需要输入关键词,就能看到刊载在各种期刊上面的文献,存放在图书馆里面的资料,看到别人的分析、观点和见解。我们迎来了一个信息爆炸的搜索2.0时代。

 

而有了 ChatGPT 等 AIGC 工具的辅助,我们可能会迎来搜索3.0的时代。

 

搜索2.0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呢?信息太多了。如何有效地筛选、提炼、整合这些信息,就成了一个难题。但 AIGC 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向它提问,给出一个关键词,它快速整合知识库里相关的信息,总结提炼出最符合我需求的答案,呈现给我们。

 

整个过程流畅,自然,舒适,可以省去我们在大量信息间来回穿梭、整理的时间,极其便捷 —— 这就是搜索3.0。

你问,它答,答案就在那儿,以最好的面貌呈现给你。

 

现在已经有一些类似这样的工具了。比如我在用的学术搜索引擎 Elicit,就是使用人工智能检索我想要的论文,不过还停留在比较初级的阶段。也许等有了更成熟 GPT 的加持,会再上升一个台阶。

 

因此,ChatGPT 也吸引了许多巨头的关注。目前最受关注的,应该就是微软和谷歌了。

 

微软已经直接投资了 OpenAI,并且计划在自己的搜索引擎必应和浏览器 edge 中嵌入 ChatGPT。目前,ChatGPT 版必应已经在国外向少量媒体开放,个人使用可能还要等一段时间。你可以登录必应国际版,会有一个加入等待清单的提示。

 

谷歌也宣布将一个人工智能 Bard 嵌入 Google 搜索之中。Bard 背后依托的是谷歌自己开发的人工智能模型 LaMDA,跟 GPT 效果相似但不同。

 

2)阅读。

 

前面提到,ChatGPT 有总结提炼的能力。这一点,可能彻底改变我们阅读和学习知识的方式。

 

试想一下:未来我们会如何学习一个新概念?你向人工智能提问,它直接把概念详细讲解给你。不懂的地方可以继续追问,它会进一步向你解释。那么,你还需要去到处找资料、看教材、听课程吗?不需要了。有人工智能就够了。

 

未来我们会如何阅读一本书?也许你可以把它导入人工智能,它会自己帮你总结提炼出书里最有价值的内容。可能是作者的观点,可能是方法论和步骤,可能是案例或论据……你想要什么,就向它下达什么指令,让它帮你「脱水」,呈上一份完善的摘要。

 

未来我们会如何看视频、听播客?或许我们也不用看、不用听了,直接导入人工智能,它会帮我们总结出其中的要点,甚至可以帮我们写一份妙趣横生、文采飞扬的阅读报告,让我们能轻松愉快地摄入知识。

 

未来,我们可能每个人都有拥有属于自己的专属医生、律师、财务经理……无论我们想要咨询什么问题,直接问人工智能就好,它会给出最新、最全面、最准确的答案。

 

当然,上面说的这些,现在的人工智能还远远不能做到。但很可能我们离这一天也不会多遥远了。

 

3)写作。

 

这一点可能是更简单的了。

 

我们不再需要自己字斟句酌去写邮件,只需要给它一个指令,人工智能就会自动帮我们写好一份邮件。

 

我们不再需要自己写材料、写报告,只需要给它足够的信息,人工智能就会自动帮我们整理好文字,并且文笔上乘。

 

我们不再需要把大量的精力耗费在撰写方案、文档上面,而只需要思考,想出各种各样的创意、主题、想法……再把这些想法告诉人工智能,它就可以自动帮我们把这些繁琐的事务全都搞定。

 

甚至,连思考本身都可以让人工智能来辅助 —— 你可以给它一个话题,让它帮你寻找素材、案例、参考资料;或者让它帮你头脑风暴,提供各种各样的点子供你参考……

 

我们或许将真正迎来一个「人工智能助理」时代。

 

 

微调:训练你自己的人工智能

 

在这些应用之中,最令我感兴趣的,其实是微调(fine-tuning)。

 

什么意思呢?它指的是:在人工智能本身的基础上,你再喂给它一些独特的、专属于你自己的材料,把它训练成一个属于你自己的人工智能,让它能够回答一些更具针对性的问题,满足你独特的需求。

 

举几个例子。

 

国外有人分享了一个实例:她把自己童年时的日记上传到一个人工智能模型中,让程序去学习她的思维、经历和文字,从而制造出了一个「童年的自己」。然后,跟这个「童年的自己」交谈。把自己遇到的问题,产生的困惑,面临的抉择向她询问,从自己的内心中寻找答案。

 

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例子,也令我非常难忘。

 

同样,如果把一位作家的所有作品输入进去,或许再加上他的生平和经历,这个人工智能就能用作家的口吻去回答一些相关问题。国外有人做了这么一个尝试,向 ChatGPT 输入《反脆弱》作者塔勒布的作品,让它煞有介事地回答问题,使得塔勒布本人不得不出来纠正。

 

那么,如果把《红楼梦》以及明清的各种史料喂给一个更成熟的人工智能,它有没有可能续写出《红楼梦》?我想,这是可能的。

 

我感兴趣的点在于:通过微调,我们完全可能创造出一个专属于我们自己的人工智能 —— 只需要把我们所有的笔记,工作中产生的材料,平时的思考和日记……都喂给它,就可以了。

 

在这个情况下,它就是你,甚至它比你自己还更接近你自己 —— 因为许许多多你可能已经忘却了的记忆,它都能够忠实地保留着,并依据一套算法完善自己的预测模型,做出更符合你内心和需求的选择。

 

换言之,这就是一个专属于我们的「内脑」。当我们有疑惑时,当我们需要搜寻信息时,当我们需要分析问题、做出判断时,都可以参考它的意见。

 

不过,目前的 ChatGPT 似乎还不提供微调的功能,但 OpenAI 官网是有几个模型提供微调的,只不过需要一定的技术能力。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试一试。

 

另外,现在有些工具也在往这个方向尝试。比如有一些新兴工具,尝试记录你在电脑上浏览过的一切信息;以及知名笔记软件 Notion 也推出了 Notion AI,能够提供类似 ChatGPT 的功能。

 

那么,如果在我们的电脑中内置一个人工智能助手,或者在笔记软件中内置一个人工智能,把我们摄入和记录的信息都作为语料喂给它,似乎并不是遥不可及的事情。

 

到时也许可以出现这样的事情:你闲来无事,向它提问:最近有没有什么适合我看的电影?它会向你推荐一个清单。上面的内容来自哪里呢?来自它对你打过分的电影、读过的小说、有感而发的想法、平时搜索的内容、甚至跟朋友聊天的信息……这些数据进行综合分析之后,所推断出的你的喜好。

 

它甚至会告诉你:这部电影用到了你三年前偶然想到的一个点子,处理得非常好,有没有兴趣看一下?这部电影探讨了一个议题,正好是你前段时间一直感兴趣的,不妨参考一下……

 

当然,这个「内脑」无法绕开的,就是隐私安全的问题。如何确保我们的隐私不被别人所获得?我们愿意付出多少隐私作为代价来换取这样一个内脑?我们又能否接受它的存在,如何理解它与我之间的同一性?

 

这些,也许都是可以探讨的问题。

 

 

ChatGPT 会替代什么职业?

 

似乎每次聊到人工智能,都有人会问这个问题。

 

不过,我的答案依然是比较乐观的。就目前来看,甚至就上文所述的近未来来看,ChatGPT 等 AIGC 工具,什么都不会替代 —— 它只会提升我们的效率。

 

原因很简单:AIGC 的定位不是一项「职能」,而是一种「工具」。

 

什么叫职能?比如有一款人工智能,功能是帮助你看X光片,那这是一项职能,它可能会替代掉一部分医生的功能;但 AIGC 的功能是搜索、阅读、写作,这是所有职业都需要的基础技能。它本质上是辅助性的,是一种辅助的工具。

 

AIGC 可以帮我们做到的是什么呢?我们不需要再给每个 NPC 写一堆重复的台词了,而是可以设计 NPC 的背景,让 AIGC 自动生成他们的台词,甚至产生任务和剧情;我们也不再需要给小说中的每个人物设定人设了,可以先做好背景框架,再让 AIGC 生成一大堆人物,我们从中挑选,润色一下就好……

 

因此,有了 AIGC 的存在,我们能够想象的未来是:搜索信息更准确了,阅读效率更高了,得到的专业建议有了更多的渠道可以参考对比,游戏的剧情和任务可以更丰富了,小说和影视剧可以更多元化了,新闻可以更加实时地推送给我们……

 

所有的创作型职业都应该为此感到开心,因为困扰着他们的最大障碍 —— 无聊的、繁琐的、劳动密集型的操作性工作,可以被 AIGC 替代掉了。

 

那么,面对 ChatGPT 等 AIGC 工具,最需要、可能也是最重要的一项能力是什么呢?—— 是明确自己想要什么,并且能够表达清楚自己想法的能力。

 

能够提出一个好问题,有时候比能够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ChatGPT 的出现,更加清楚地表明了这一点。

 

你对自己的清晰认知,对外部世界的独特见解,深入事物本质的洞察力,以及将其表达出来的沟通能力。

这四点,会是我们在面对一个由人工智能驱动的世界时,更加潇洒自如的武器。

 

 

最后,用我之前写的一个想法来作结吧。

 

随着 ChatGPT 等 AI 工具的发展,我们还需要记笔记吗?未来我们该如何管理知识?

 

所有知识,大体上可以分成三类:

一是客观存在的信息和事实;

二是我们对这些客观信息的理解、总结和思考;

三是我们行动实践所获得的经验和心得。

 

ChatGPT 等 AI 工具,能够替代的是绝大部分的一,以及一部分二。也就是它能替代客观信息库,以及我们对客观信息的总结。但二里面我们自己的思考加工, 以及三里面我们的实践记录,是没有办法被替代的。

 

实际上,这也是让每个人的知识体系和知识结构真正有别于其他人的地方:重要的不是你收集和掌握到了多少信息,而是你对这些信息有着怎样的理解、形成了哪些自己的看法。

 

随着 AI 的发展,未来更好的形态,可能是一个「公用的外脑+私人的内脑」。我们可以接入这个公用的外脑,询问客观知识库所存在的一切信息和资料,包括论文、互联网文章、书籍、视频,等等。

 

而每个人基于他所记录的思考和项目实践,可以有一个经过自己微调和训练的内脑,让它学习自己的生活和思考方式,通过向它提问获得更加私人的、针对自己需求的答案,成为自己的秘书。

 

到时所谓的「记笔记」,可能就会变成向这个内脑喂材料和微调的过程。而每个人的大脑+内脑,可能就会变成一个专属于他的思考机器,也是将每个人区分开来的方式。

 

我非常期待这一天的到来。

bing搜索是国际互联网科技巨头微软旗下的一款搜索引擎产品,在中国也能使用,我们称之为必应搜索或bing国内版,网址是 cn.bing.com 。虽然bing搜索在中国的搜索引擎市场所占份额并不高,但并不影响我经常用它搜索自己的网站查看SEO情况,久而久之成为一种习惯。

今晚,访问bing搜索引擎,意外地发现居然访问失败,点击title一直加载不出来,当前页面一片空白。我以为只是国内版出现这种问题,后面又访问了国际版(也就是英文版),结果发现面临同样的问题,不免让人觉得有些奇怪。

说说我的想法:1、应该不可能是服务器宕机,如果是这种情况,微软得损失多少广告费;2、被黑客大神攻击也貌似不可能,因为曾听说微软对自家网站保护能力是全球数一数二的,再大规模的攻击也跟闹着玩一样轻松化解;3、最有可能的原因就是违反了天朝的ZC,被限制运营。

具体是哪种情况导致不能访问bing搜索,还有待后续观察。希望bing能挺住,他们家的搜索引擎对我们草根网站的收录还是不错的,搜索体验相比百度来说也清爽不少,如果它倒下了,那么百度一家独大的情况会更加严重。

来源:周松松博客,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大盘行情】

  • 上证指数收报3245.31点,跌0.72%,成交额4100亿元。深成指收报11416.57点,跌0.77%,成交额5224.41亿元。创业板指收报2343.11点,跌0.59%,成交额2204.43亿元。
  • 两市股票跌多涨少,其中963只股票上涨、4075只股票下跌。24只涨停股,12只跌停股;涨停股集中于贵金属、半导体及元件、养殖业、国家大基金持股等行业或概念板块。

【资金流向】

  • 沪深两市今日成交额合计9324亿元,较上一日增量931亿元。其中,沪市成交额4100亿元,深市成交额5224.41亿元。宁德时代成交额居首,为71亿元。其次是中国联通、中芯国际、三六零、浪潮信息,成交额分别为70.1亿元、63.9亿元、63.5亿元、62.9亿元。
  • 北向资金全天小幅净买入7.55亿元,其中沪股通净卖出15.77亿元,深股通净买入23.32亿元。

【新股表现】

  • 北交所新股百甲科技上市首日破发,收跌8.75%。公司主营业务为重型钢结构、轻型钢结构、钢网架、钢桁架、非标设备等钢结构制品的制造和加工。

【热门板块】

  • ChatGPT概念尾盘大幅跳水,汤姆猫闪崩收跌10.67%,海天瑞声跌超10%,视觉中国、汉王科技、万兴科技快速下滑。
  • 半导体板块午后逆势走强,Chiplet、光刻胶方向领涨,金力泰20CM涨停,晶方科技涨停,中芯国际涨超10%。
  • 数字经济概念股盘中活跃,浪潮软件涨停,太极股份、深桑达A均创阶段新高,三大运营商一度冲高。

【热门个股】

  • 中国移动一度涨近2%,股价突破100元,刷新历史新高,尾盘回落收跌0.17%。
  • 中芯国际大涨超10%,股价创近一年以来新高,成交超63亿元。
  • 法尔胜拉升涨停,该股午后一度封死跌停,盘中上演“地天板”,日内成交额超6亿元。
  • 播恩集团(饲料概念)6连板、法尔胜(节能环保概念)4连板,新五丰(猪肉概念)、返利科技(电子商务概念)、中岩大地(装配式建筑概念)2连板。
  • 通达创智、一彬科技等跌停。

【公司动态】

  • 针对外媒有关“特斯拉叫停与比亚迪在电池上的合作”的报道,比亚迪最新回应表示,此为“不实信息,与实际情况不符。”马斯克随后发文表示,有关“特斯拉暂停与比亚迪电池合作”的报道不实,两家公司“关系积极”。日前有韩媒报道称,由于比亚迪LFP(磷酸铁锂)电池的一系列起火事故引发的质量问题,特斯拉已决定不使用中国比亚迪的电池。对此,比亚迪向界面新闻回应称,为不实信息,与实际情况不符。
  • 比亚迪官微消息,3月9日,比亚迪与经销商Mobility Solutions Auto Trade Company在约旦安曼共同举办比亚迪品牌暨新车上市发布会,四款车型分别为比亚迪海豚、唐EV、元Plus、比亚迪汉EV。本次发布会还宣布了比亚迪与约旦经销商Mobility Solutions Auto Trade Company的战略合作计划,双方将在销售、售后、维修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
  • 成都路桥公告,公司控股股东四川宏义嘉华实业有限公司与公司持股5%股东四川东君泰达实业有限公司签署了《表决权委托协议》,宏义嘉华将其持有的1.17亿股公司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15.55%)对应的全部表决权、召集权、提名和提案权、参会权、监督建议权、投票权等权利不可撤销地全权委托给东君泰达行使。因上述表决权委托事项,公司控股股东宏义嘉华同日与一致行动人刘其福、熊鹰解除一致行动关系。本次解除一致行动关系后,宏义嘉华单独持有1.17亿股公司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15.55%),刘其福单独持有70万股公司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0.09%),熊鹰单独持有60万股公司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0.08%),各方独立行使股东权利。本次权益变动后,东君泰达将持有公司20.55%的表决权,成为公司控股股东,东君泰达的实际控制人刘江东成为公司实际控制人,公司的控制权将发生变更。
  • 天力锂能收到深交所关注函,深交所对公司披露的《关于签署的公告》相关事项表示关注。据关注函,公司此前披露,拟投资60亿元建设锂矿探采选等项目。深交所要求结合公司货币资金、财务状况、融资渠道及融资能力、重大资金支出安排、项目具体建设时间规划及投资进度等,说明此次投资是否具备明确、可靠的资金来源,并结合项目建设计划说明是否存在项目资金筹措不及预期、项目进展缓慢或中止的风险。
  • *ST中潜收到深交所关注函,深交所对公司所披露“江苏瑞智中和开展光伏跟踪支架系统的开发、设计和应用业务以及分布式电站EPC业务”事项表示关注。深交所要求公司结合光伏固定支架和跟踪支架的技术特征和差异(包括但不限于两种产品的材料要求、技术要求、成本和毛利率差异、产能利用率差异等)说明江苏瑞智中和是否具备光伏跟踪支架生产能力。若是,请补充说明江苏瑞智中和已具备的光伏跟踪支架生产规模、技术储备情况、相比同行业公司相关产品的优势,公司2022年光伏支架业务收入仅包含光伏固定支架相关收入的原因;还要求公司补充披露2023年以来光伏支架业务新增在手订单情况以及在手订单涉及的相关产品内容,并说明公司光伏支架业务是否具有可持续性,是否形成稳定业务模式。
  • *ST长方收到关注函。深交所要求公司说明相关诉讼请求是否考虑康铭盛业绩承诺期内虚增应收账款的情形,诉讼金额后续是否可能发生重大变化,诉讼请求是否有利于充分保护上市公司及投资者利益,并说明对公司的影响及后续安排。
  • 九安医疗公告,截至本公告日,公司在硅谷银行的存款已可以全额使用,并未受到损失。
  • 安旭生物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未在硅谷银行开立帐户,与其没有业务来往。
  • 康龙化成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建有完善的资金管理体系,硅谷银行是公司境外合作银行之一,公司仅有少量资金存放于该银行。目前公司在该银行的资金已顺利转出,对公司的业务经营不构成任何影响。市场信息纷杂,建议投资者以FDIC的官方信息和公司披露信息为准。
  • 有投资者提问“硅谷银行爆雷了,遥望也是属于科技公司有没有在硅谷存钱呢?”,遥望科技在互动平台表示,没有的。
  • 凯莱英在互动平台表示,硅谷银行倒闭相关事件不直接影响公司业务正常拓展,公司Biotech客户评估风险可控,影响有限。公司未在硅谷银行开立账户,也会持续关注国际金融市场及货币政策情况。
  • 玉马遮阳在互动平台示,美国硅谷银行破产,对公司的资金及销售没有影响。
  • 鲁泰A在互动平台表示,美国有关银行破产事件对公司未有直接影响。
  • 采纳股份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未在硅谷银行、第一共和等美国银行开立账户,与其不存在业务往来。
  • 山西证券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及子公司没有在硅谷银行及富国银行开户,也没有资金储蓄和业务合作。

【行业政策】

  • 来自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数据显示,2023年3月14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8949,较前一交易日上调426个基点。上一交易日中间价报6.9375,在岸人民币上一交易日收报6.9005。

【3月16日沪深两市涨停分析】三大指数均跌超1%,光伏等赛道全线下挫。黄金概念股中润资源斩获3连板,一带一路概念股北方国际走出4天3板,一图看懂>>

https://www.haobaihe.com

上一篇:股市行情(大盘点数是上证指数吗)

下一篇:远程医疗概念股龙头(精准医疗公司排名)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