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学习网

股票入门基础知识和炒股入门知识 - - 股票学习网!

炒股软件破解版 汇盈炒股软件破解版

2023-12-26 15:48分类:港股投资 阅读:

风口财经记者 张亭旺

近日,关于“王德明”实名举报华大基因核酸检测不准一事在市场不断发酵。不过华大基因随后就发布相关声明,称王某明恶意造谣、恶意诋毁。受上述消息影响,12月5日华大基因跌4.61%。

值得一提的是,华大基因作为A股基因检测第一股,在上市之初四个月,股价累计涨幅高达18.21倍,彼时,华大基因也成为仅次于贵州茅台的第二高价股,市值一度突破千亿。

2020年,在抗击新冠疫情下,华大基因经营业绩数据前所未有的漂亮。然而随着全球疫情得到逐步控制,华大基因享受的红利逐步消失,经营业绩出现断崖式下降。与此同时,华大基因股价也出现“膝斩式”打击,截至今日累计跌幅已超过77%。

华大基因陷“实名举报”风波

12月4日,一封直指“华大基因核酸检测不准确”的实名举报信,让深圳华大基因有限公司深陷舆论泥泽。

举报人王德明自称双一流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曾任“华夏方舟国家基因库”副主任。王德明称,实名举报华大基因核酸检测不准,伪科技真诈骗,谋财害命祸国殃民,华大公司也曾提出以1849万贿赂让其不再举报,被王德明拒绝。

实名举报内容截图

此外,王德明称“被打断7根肋骨”,终生残疾。该举报文章还附带了伤残鉴定书、残疾人证等图片。

此事迅速发酵,华大基因随后对此事进行了回应。

12月4日晚间,华大基因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关于王某明恶意诋毁的严正声明》,称系捏造事实诋毁公司。

华大基因表示,近日,王某明通过社交媒体不断造谣,编制各种视频、文字资料,恶意诋毁华大业务和相关管理人员,对关心华大的朋友造成干扰。自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此人在与华大合作期间出现多项严重违约行为,华大依法解除与其合作。此后王某明向华大提出高额无理“索赔”,并从2018年开始通过自媒体多次捏造事实诋毁公司,就此,华大已通过司法诉讼进行维权。

截图来源:华大基因官方微信公众号

华大集团发布的声明回应称,其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合法合规地开展业务,开发的新冠核酸检测试剂盒已经取得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资质认证,核酸检测准确度符合行业标准。

针对“被暴徒殴打致伤残”一事,华大基因在声明中解释,事发于2020年10月27日,第十五届国际基因组学大会(ICG-15)在武汉举办期间。王德明在无报名、无邀请情况下,通过非正常手段闯入会场,破坏会议的正常秩序。经会议承办方劝离后,再次潜入会场寻衅滋事。现场与其发生冲突的不是华大员工,此事已经由当地公安机关依法依规处理。

根据华大基因的声明,双方的矛盾始于2017年,更多次对簿公堂。记者也注意到,此次并非王德明首次发文举报华大基因。

天眼查App显示,深圳华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曾因名誉权纠纷起诉王德明及由其任监事的南京昌健誉嘉健康管理有限公司,该案于2018年7月立案。

截图来源:天眼查

一审法院审理认为,被告王德明在网络发布的《华大基因流氓恶霸跨省抓捕合作伙伴,被南京公安局通知下午三点去做笔录》、《揭开华大基因真面目,独孤九剑刺穿华大基因虚伪的一切》、《举报华大基因伪高科技忽悠欺诈涉嫌贿赂官员、大规模套骗国有资产》文章中使用带有诋毁、贬损性质的语言和修辞,构成对原告名誉权的侵害;对于原告主张昌健公司与王德明共同实施了侵权行为的相关意见不予采纳。

一审法院裁定,被告王德明向原告深圳华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公开赔礼道歉、消除影响。

深圳华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提起上诉,二审法院认定一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股价曾仅次于贵州茅台

公开资料显示,深圳华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是一家以从事研究和试验发展为主的企业,注册资本1亿人民币,法定代表人为汪建,由汪建、王俊、杨爽共同持股。

深圳华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7月,由深圳华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深圳生华投资企业(有限合伙)、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等共同持股,其中华大基因实际控制人为汪建,其直接持有华大基因0.61%股份,汪建还持有深圳华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85.3%股权,深圳华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则持有深圳华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35.94%股权。

汪建1979 年毕业于湖南医学院(现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医疗系,1986年取得北京中医学院(现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专业硕士学位。1988至1994年期间,曾先后在美国德克萨斯大学、爱荷华大学、华盛顿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1991年主导成立西雅图华人生物医学协会,策划将人类基因组计划引回国内。

2007年,53岁的汪建南下深圳,创办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现“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真正开始创业,他要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技术、产品。

此时的汪建,在基因检测领域已经有较高的威望。2003年,非典疫情暴发,汪建带领华大团队第一时间破译了四株SARS病毒全基因组序列,率先研制出SARS诊断试剂盒,也是全球第一个公布SARS诊断试剂盒,并向全国防治非典型肺炎指挥部捐赠30万人份。

正是这一惊人之举,汪建名动基因测序领域。

根据公开信息,汪建还带领华大团队完成绘制第一个亚洲人基因组图谱,以及国际千人基因组计划、人体肠道菌群元基因组参考基因集构建等研究工作。2011年,在汪建等人的呼吁下,国家发改委等四部委正式批复建设国家基因库。2016年9月,深圳国家基因库正式建成投用,由华大旗下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负责组建和运营。

同时,汪建也擅长资本运作。2013年,汪建带领团队将硅谷的Complete Genomics公司收入囊中,成为中国第一个收购美国上市公司的民营机构。

2017年7月14日,华大基因通过闯关IPO登陆A股市场,成为基因检测第一股。

2017年11月14日,上市四个月后,华大基因股价从发行价13.64元/股一口气涨至260.59元/股,成为彼时仅次于贵州茅台的第二高价股,股价累计涨幅高达18.21倍,市值突破千亿。

业绩、股价双双大跌

华大基因还是最早参与核酸检测的企业之一。

2020年,新冠疫情全球暴发。汪建当即决定成立应急指挥部,带领华大基因团队在新冠病毒基因组序列公布的三天后就研发出了试剂盒,一周后被国家药监局紧急审批通过,有力支援了抗击疫情工作。

正是因为抢先、全面参与抗疫,华大基因也得到了丰厚的回报。这从经营业绩数据上可以窥见一二。

2013年至2019年,华大基因实现的营业收入从10.47亿元增长至28亿元,上市前后持续增长;而净利润表现平淡,2016年增至3.33亿元后一直在3亿元左右波动,2019年为2.76亿元,同比下降28.53%。

2020年,在抗击新冠疫情下,华大基因经营业绩数据前所未有的漂亮。当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3.97亿元,同比增长199.86%,净利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分别为20.90亿元、20.49亿元,同比增长656.43%、825.16%。

2021年,随着全球疫情得到逐步控制,华大基因享受的红利逐步消失,经营业绩出现断崖式下降。当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7.66亿元,同比下降19.42%,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分别为14.62亿元、13.58亿元,同比下降30.08%、33.71%。今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净利润分别为45.14亿元、7.47亿元,同比下降12.38%、47.16%,扣非净利润为6.70亿元,同比下降49.01%。

2019年以来华大基因业绩情况(部分) 截图来源:同花顺iFinD

从单季度业绩看,今年一、二、三季度,公司实现的净利润分别为3.30亿元、2.75亿元、1.41亿元,同比下降幅度为37.06%、50.90%、56.91%,季度业绩同比环比均为加速下滑。

新冠检测产品市场竞争的加剧,全球新冠核酸试剂和检测单价的下降,是华大基因盈利能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今年上半年,公司感染防控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服务毛利率为38.60%,相比去年同期的60.57%大幅下降。

二级市场上,华大基因经历了被投资者追捧到抛弃的全过程。

自从2017年11月14日股价登顶后,华大基因股价不断下跌,截至12月5日收盘,股价为56.23元/股,累计跌幅为77.42%。

华大基因周K线图 截图来源:同花顺

此外,上市公司公告显示,该公司及董事长汪建、副董事长尹烨等曾因财务信息披露不合规,多次被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深圳监管局出具警示函、采取监管措施。

(本文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年底渐近,市场避险情绪升温,“固收+”产品愈发受到投资者青睐。Wind数据显示,2021年四季度以来成立的“固收+”公募产品数量及规模均占据同期新发公募基金的20%,发行规模超500亿元。

事实上,今年以来A股持续震荡,部分提早布局“固收+”产品的投资者收获较好投资体验。以去年11月成立的汇添富稳健汇盈一年持有混合基金为例,成立一年以来涨幅达7.41%;而偏债混合型基金指数、沪深300指数同期涨幅仅6.75%、1.91%。

值得一提的是,该基金于近期分红5%(每10份基金份额分红0.5元),帮助投资者锁定收益、落袋为安。这种会分红的“固收+”产品在震荡行情下显得更加弥足珍贵,可谓“固收+”的标杆产品。

业内人士认为,近年来持续走红的“固收+”产品是应对震荡行情的有力工具。“固收+”产品主投固定收益类资产获取基础收益,并适度配置权益类资产来力求增厚收益,从而力求从容应对市场的风格轮换与涨跌起伏,为投资者实现“稳中有进”的长期持续回报。

那么“固收+”产品应该持有多久?业内人士指出,投资者应当摒弃“短视”思维。公募基金尤其是“固收+”产品,持有时间越长越能发挥其优势。以偏债混合型基金指数作为“固收+”代表,与沪深300指数对比后可以发现,持有时间越长,“固收+”就越能发挥平滑波动、稳中求进的作用。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1/10/31)

值得注意的是,面对市场上琳琅满目的“固收+”产品,投资者在挑选时也应仔细斟酌。中金公司近期在一篇“固收+”基金分析报告中指出,“固收+”产品之间的收益分化逐步加剧,头部公司会具有一定优势。

例如,汇添富基金在“固收+”领域深耕10年,经验丰富,体系完善,拥有专业分工的多资产管理体系,无论股票投资还是债券投资,均有资深专业人员覆盖。以汇添富稳健汇盈一年持有混合为例,由李云鑫和杨靖强强联合、共同管理。

展望未来市场行情,两位基金经理如何看待?基金的三季报中可以窥知一二。

股票投资方面,季报显示基金会“专注于‘good business’,寻找在天生幸运的行业中,拥有牢固护城河和忠诚可靠管理层,不断创造价值的优质公司,在合适价格买入,长期持有”。就行业而言,“组合仍聚焦在消费、医药、互联网、高端制造等领域,但我们认为‘双碳’带来的能源革命,将是未来5-10年中不容忽视的重大命题,我们的组合在三季度加大了相关资产的配置比例。”

债券投资方面,季报显示“报告期内,组合债券部分配置以AAA高等级信用债为主,进一步提高了整体持仓的流动性,适当降低了组合杠杆,并参与了部分利率债的波段交易。”

业内人士认为,A股长期向好的趋势仍然没有变化,短期震荡正是“上车”良机。对于风险收益偏好较为稳健的投资者而言,优质的“固收+”产品是很好的选择;尤其像汇添富稳健汇盈一年持有混合这样能够高分红、且未来有望持续分红的优质产品,能够帮助投资者在震荡市中把握“小确幸”,实现长期“稳中有进”。

本文源自金融界网

https://www.haobaihe.com

上一篇:炒股开户怎么办理以及炒股开盘时间

下一篇:环保龙头股票有哪几个还有环保股票一览表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